“155万迈巴赫跑滴滴”事件解析

“155万迈巴赫跑滴滴”事件解析

事件主角与背景情况

近期,多位车主花155万购买迈巴赫S480跑滴滴的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其中包括深圳一位6年网约车司机,他首付68万(其中50多万是自己做网约车6年攒下的),贷款70万分5年还,每月月供14466元;成都的袁先生原本做工程生意,疫情期间项目搁置、收入锐减,便把豪车开出来跑滴滴;杭州的王凯在去年双十一全款拿下迈巴赫S480,还加价15万买专属双色车漆124

运营模式与收益情况

运营策略

  • 这些车主大多不盲目追求订单数量,而是主打服务质量,锁定高端市场。比如专门接高端预约单,平峰期最低消费418元,高峰期468元,预约单则高达568元,有时接一单收入能达到三五千元1
  • 部分车主在运营时间和地点上也有精准选择,如深圳的谢先生每天十点从容出车,专攻机场贵宾通道与金融区写字楼3

收益情况

  • 深圳的这位司机一个月大概接30 - 40单左右,按照这个节奏,不仅能覆盖车贷、保养、油费等开销,每月还能净赚近万元。
  • 成都的袁先生虽未提及具体收益,但他的单子特别好接,很多人专门选他的车,他靠此成了本地小有名气的“成都豪车滴滴哥”。
  • 杭州的王凯把迈巴赫变成移动广告牌,真皮座椅头枕绣上自家服装品牌LOGO,后排娱乐系统播放新品发布会视频,通过这种方式获得订单,如曾有乘客当场订200套工服,用迈巴赫跑滴滴后,服装厂客户转化率提高了37%24

背后的商业逻辑

差异化竞争

  • 与普通网约车相比,迈巴赫作为豪华车型,能提供高品质的乘车体验,满足高端客户对出行品质的需求,填补了高端网约车市场的空白。例如深圳机场2024年高端商务出行需求同比增长28%,迈巴赫的出现正好迎合了这一市场需求13

流量变现

  • 一些车主通过车载镜头记录工作日常,在短视频平台引流。如深圳的谢先生半年内粉丝突破50万,广告收益覆盖30%的车辆成本3

拓展商业机会

  • 车主在运营过程中能接触到不同人群,特别是企业高管等高端客户。深圳谢先生的后排液晶屏曾促成40分钟内的合同签约,王凯也因乘客看到座椅刺绣而获得工装订单34

面临的质疑与风险

资金门槛高

  • 155万元的购车成本相当于普通网约车司机20年的收入总和,且还需承担每月较高的贷款压力,如深圳车主每月月供14466元13

运营风险大

  • 车辆有六年强制报废规定,迈巴赫最终可能面临报废回收的结局。而且滴滴平台政策调整可能会对现有运营模式造成巨大冲击3
  • 日常保养费用高,迈巴赫保养一次动辄两三万,保险一年四五万,运营成本远高于普通网约车2

行业启示

服务分层加剧

  • 滴滴数据显示,2024年豪华车订单量同比增长41%,客单价超800元的总裁级服务需求激增,说明网约车行业服务分层趋势愈发明显3

运营模式迭代

  • 从以量取胜到以质定价,部分司机开始提供定制化服务,如车载办公设备、专属迎宾礼仪等,以满足高端客户的个性化需求3

资本介入加速

  • 吉利与戴姆勒合资的耀出行已在杭州投放迈巴赫车队,单小时收费达4900元,试图重构高端出行市场规则3

(时尚责编:王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