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
一泡好茶,除了茶本身的品质之外,还需要水和器皿的助力。因此,不少茶友囤起了紫砂壶。
有一次去朋友家,发现他家茶几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紫砂壶,真的让人大开眼界。他说:“好壶和好茶一样,可遇不可求。”
谈笑间,我们不由提到了李亚鹏用1亿的紫砂壶泡茶这事。这事能给我们什么警示呢?请听我娓娓道来。
李亚鹏带了非遗茶去杨子家做客,杨子认为“好茶要配好壶”,便拿出了珍藏已久价值1亿的紫砂壶。李亚鹏一边冲泡一边吐槽“有点紧张”。
众所周知,“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说的就是老白茶。意思就是老白茶越老越值钱。
因此,有茶友忍不住想问:“这70年代的寿眉值多少钱呢?和这个壶配么?”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说说茶圈另一个更让人震惊的真相,那就是市面上年份超过20年的老白茶屈指可数。
白茶和普洱茶的经历有点相似,在九十年代,都是不入流的东西。尤其是我们现在见到的白茶饼,还是仿普洱茶的呢,在2000年后才开始兴起。
如果你在市场上看到20年以上的白茶饼,那就要注意了,极可能就是个坑。
那么问题来了,70年代的寿眉散茶是不是真的?
喝过普洱散茶的朋友都知道,普洱茶之所以要压成饼,一是方便存放,二是利于转化。
因为散茶在存放的过程中,会逐渐流失掉香气和水分,这样的茶存放久了,口感反而没早期时好喝,因此,我们对散茶的建议都是尽快饮用。
这也是市面上超过十年的普洱散茶少的真正原因,你试想一下,市场上70年代的普洱散茶都无处寻觅,更何况70年代的寿眉呢?
当然,如果你硬要说可能是爷爷的爷爷珍藏下来,也是极有可能的。
因为茶圈太多太多这样的“故事”啦!
欢迎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