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七十年代初,物资匮乏得叫人心酸。你瞧瞧现在,外卖小哥骑着电动车满街跑,各种美食触手可及;再看那时候,别说大鱼大肉,就连一块布也得凭票买。这故事里的女主角燕子,就是在这样的年代里,走出了一条令人唏嘘又振奋的人生路。
”那燕子啊,那可是咱们清水村数一数二的漂亮姑娘!”村里老支书王大爷常这么说。不光人长得俊,一双巧手更是了得,针线活儿那叫一个精细。1971年秋天,村办服装厂招工,一百多号人争着抢着,就像现在年轻人挤破头要进大厂一样。燕子愣是凭着过人的手艺,从重重关卡中杀出重围,成了厂里唯一的女工。
”她那时候多能干啊,一天能缝二十多件衣服,比男工还快!”同在厂里干活的老张感叹道。没过两年,燕子就当上了技术组长,每月能挣到四十多块钱,在当时可是响当当的高工资。
可人啊,有时候就是经不住诱惑。布票那会儿金贵得很,一尺布要两毛票,黑市上能卖到五毛。燕子看准了这门路,开始偷偷倒卖布票。”我那时候找她买过一次,五尺布要了两块五,可不便宜!”村里李婶子压低声音说,”但是没办法,儿子要结婚,总不能没件新衣裳吧?”
1974年春节刚过,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运动打破了平静。有人举报燕子”投机倒把”,公安局出动了,把她抓了个正着。清水村头,燕子戴着高帽子,脖子上挂着”投机倒把分子”的牌子,被游街示众。”那天可真冷,东北风呼呼地刮,她只穿着件单薄的蓝布棉袄。”目睹全程的赵大娘至今记忆犹新。
判决书上写着: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但燕子并没被这场变故打垮。在狱中,她把服装技术练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她连监狱里那些破旧的缝纫机都能修,针脚细得跟蚂蚁爬似的。”当年同监的老王这样评价。
1978年,燕子刑满释放。恰逢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她抓住机遇,在村头租了间破屋子开起服装店。凭着过硬的手艺和热情的服务,生意蒸蒸日上。”刚开始一个月能挣三百块,后来就翻到一千多了!”燕子的徒弟小李说。到了1985年,她的服装厂已经发展到一百多号工人,年产值突破百万,成了远近闻名的”万元户”。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1986年,这位曾经的”投机倒把分子”竟然获得了县里颁发的劳动模范称号。颁奖现场,燕子激动得热泪盈眶:”以前是无路可走才铤而走险,现在靠着双手一样能过上好日子!”
从判三年到劳模,燕子的故事映照出时代的巨变。那些曾经的”投机倒把”,在市场经济的春风里,摇身一变成了”商业头脑”。这不正是改革开放给普通人带来的最大机遇吗?就像现在的创业者,只要找准方向,一样能从街边小店做到上市公司。
燕子的传奇经历,至今还在清水村流传。她用自己的故事证明:一个人的命运,从来都与时代紧密相连。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机会,再加上不懈的努力,平凡人也能创造不平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