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展过程中,企业总会面临税负繁重、财务数据不达标等问题。诚然,合理合法的财务规划例如充分利用国家和当地政策、全面考虑股东分红以及高管个税,都是良好解决手段。这种合法合规的避税方法比传统的粗暴手段其实效果还要好,还可以促进 公司业财融合、体系健全。但不少企业决策者、财务负责人缺乏合规意识,往往就喜欢采取简单粗暴的手段,最终东窗事发,企业管理层身陷囹圄。
财务车祸屡见不鲜
拿今年的瑞幸咖啡事件来看,就是因为其在收入与成本上不规范处理,虚构供应商付款登记记录,以此虚增利润,导致东窗事发,被迫退市。且被业界视为上市公司一大造假丑闻。
再看2019年的中药龙头企业——康美药业。4月30日,康美发布一份前期差错更正报告,其300亿元货币资金不翼而飞。一时名躁A股,成为坊间谈资;而就在同一天,A股有名的白马股康得新被曝四年内虚增利润119亿元。
这不得不让人产生疑问:这一系列企业怎么就走上违规之路 , 这些问题又是怎么暴露出来的?
从源头系牢财务安全带
问题一 企业收入来源真实可循
会计师事务所审查企业销售收入的真实性或截止性,最重要最基础的依据是合同。合同只是第一步,顺藤摸瓜就是核查客户真实性,产业链实质性。所以虚假合同其实不难被识破。康得新通过伪造海外客户,炮制虚假业务合同,临摹国外客户签名,粘贴打印,虚构外销业务产业链的方法来做大营收。这一做法对于一个产业英雄企业,可以说是很低级的手段。
对于此类问题的管控,第三方可查看公司的应收账款是否较往年大幅增加,应收账款与营收的占比是否大大高于往年,营业收入与同行相比是否出现大幅增加等。因此,企业每一笔业务都应该着落实处,确保拥有完整真实的上下游链条,让所有的收入有根可循。另外,对于关联方关系复杂的上市公司,“公司与其关联实体之间的交易价格、交易条件等是否公允,对关联实体的披露是否充分”也是发现问题的另一关键点。
问题二 资金存在真实性存疑
企业资金通常是可以盘查到的,比如康美虚造资金数额,这不,一点钞就露馅了。公司资产负债表上有大量的货币资金,看起来现金流相当充沛,实则是不顾资金管理合规的短视行为。企业的资金应当与负债结合评估。企业是否存在着大量高息负债,是否有无法兑付到期债务,无法按期兑付给股东的既定分红款的风险。因此,这就需要第三方关注公司负债与现金流、货币资金与公司项目的匹配程度。
问题三 存货监盘的复杂性
存货作为一项流动性较差的流动资产,也容易出现问题。比如獐子岛就利用农产品存货监盘的特殊性来虚减营业成本、虚减营业外支出;以及利用盘点困难性,试图蒙混过关,使得净利润不连续两年为负,从而避免股票被监管层出具退市风险警示。但最后还是在信息披露中暴露了问题,被中国监证会敏锐察觉到端倪,并实施相应处罚。
对于农业类上市公司,由于其存货大多为生物资产,而生物资产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存货盘点方面困难重重,这就为上市公司利用存货做文章提供了可能。企业可以重点关注存货价值是否平稳,是否存在某一年大额计提跌价准备,某一年存货又大幅增加的情况,如有,则需高度警惕其财务风险的可能性。
问题四 非经常性损益调节利润的归属问题
在利润表中,除了营业收入(又叫经常性损益科目)科目外,公司还有一部分收入来源于非经常性损益,如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资产处置损益等。很多企业不能很明确的界定收入来源时,习惯把这些收入放在投资收益,想以此虚增利润。尤其是上市公司,会通过收益权虚假转让的方式把本不该确认投资收益的部分在当期确认为投资收益;或者通过对关联公司进行操作,找到接盘侠,然后虚假转让,造成投资收益虚增。
企业需要谨慎对待利润表中经常性损益和非经常性损益的数额,对于那些非经常性损益的数额远远高于经常性损益的报表需要特别留意,这一部分的损益往往让企业利润看起来很好,会蒙蔽管理层的视线,长此以往的结果就是企业走向灭亡的深渊...
财务自查,为企业保驾护航
以上的案例都是出现过财务重大漏洞的典型企业。对于那些问题还未暴露的企业,最好的建议是“早发现早治疗”。与其等第三方审查发现问题,不妨自查,加强自我意识和自主管控。
免责提示:文章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及图片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原作者与出处的,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有问题,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