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了开年流动性从宽松到骤然紧张后,市场迎来了央行对货币政策的最新定调。
2月9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并以专栏的形式透露了加强存款管理的举措,分析了大国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并提出要合理评估居民部门债务风险。
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急转弯
在阐述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思路时,央行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坚持稳字当头,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的关系,保持好正常货币政策空间的可持续性。
央行同时提出,要以“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为目标,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同时根据形变化灵活调整政策力度、节奏和重点。
不应过度关注公开市场操作数量
谈及流动性,央行表示,下一阶段综合运用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满足金融机构合理的短期、中期、长期流动性需求,操作上精准有效,既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也不搞大水漫灌。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强调,判断短期利率走势首先要看政策利率是否发生变化,主要是央行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是否变化,而不应过度关注公开市场操作数量。公开市场操作数量会根据财政、现金等多种临时性因素以及市场需求情况灵活调整,其变化并不完全反映市场利率走势,也不代表央行政策利率变化。
其次,央行表示,在观察市场利率时重点看市场主要利率指标(DR007)的加权平均利率水平,以及DR007在一段时期的平均值,而不是个别机构的成交利率或受短期因素扰动的时点值。
《报告》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末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2.2%,比上年末低0.3个百分点。
居民债务继续扩张的空间已非常有限
面对近期各方对我国居民杠杆率上升的问题的关注,央行在专栏中表示,这主要源自房贷、消费贷、信用卡透支增长,但有一部分实际上是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对此要客观甄别、合理评估。同时,也要高度警惕居民杠杆率过快上升的透支效应和潜在风险,不宜依赖消费金融扩大消费。
我国大约有20%的居民债务与经营性活动相关,剔除后我国居民杠杆率在国际上处于合理水平。2020年上半年末,BIS口径的我国居民杠杆率为59.1%,已接近欧元区和日本;但剔除经营性居民债务后,同期居民杠杆率降至46%左右。
“我国居民部门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宏观空间也已不大。”央行表示,2011年以来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持续走高,2011年末至2020年上半年的上升幅度超过31个百分点,居民债务继续扩张的空间已非常有限,相关风险值得关注。
央行同时表示,要高度警惕居民杠杆率过快上升的透支效应和潜在风险。
央行表示,一方面,部分负债消费主体存在非理性,未来收入与还款支出不匹配,容易超过自身经济能力过度借贷消费,埋下金融风险的隐患。另一方面,企业面对债务刺激出来的消费需求, 若扩大生产,则当未来居民债务不断攀升、偿付能力难以为继时,又会暴露出产能过剩问题,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匹配。与此同时,在我国消费贷款快速扩张过程中,部分金融机构忽视了消费金融背后所蕴含的风险,客户资质下沉明显, 多头共债和过度授信问题突出。2020年以来,部分银行信用卡、消费贷不良率已显现上升苗头。
继续加强对不规范存款创新产品等的管理
央行以专栏的形式强调,存款基准利率作为利率体系的“压舱石”,要长期保留。下一步将继续发挥利率自律机制的作用,加强对不规范存款创新产品、结构性存款、异地存款的管理,防止非理性竞争,维护存款市场有序竞争,保持银行负债端成本稳定,为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和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创造良好环境。
2019年以前,部分金融机构为吸收存款,发行了活期存款靠档计息、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和周期付息等所谓“创新”产品。这些产品的实际利率水平明显超出同期限存款利率,且违反了定期存款提前支取按活期计息、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等规定。
在题为《加强存款管理 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的专栏中,央行透露,截至2020年末,活期存款靠档计息产品余额为1.2万亿元,较整改前压降5.5万亿元,压降比例超过81%;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产品, 于2020年末将余额压降至零。
此外,央行将结构性存款保底收益率纳入自律管理。2020年12月,结构性存款保底收益率为1.25%,较2019年12月下降1.18个百分点。
在加强对异地存款的管理上,央行透露,将于2021年第一季度起,将地方法人银行吸收异地存款情况纳入宏观审慎评估 (MPA),禁止其通过各种渠道开办异地存款,已发生的存量存款自然到期结清。
境外宽松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值得关注
2020年3月份以来,为应对疫情对经济运行和金融市场的冲击,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央行出台大规模货币刺激措施。2020年美联储、欧洲中央银行、日本银行资产负债表分别扩张了77%、50%、23%,全球流动性极为宽裕。因此,央行在最新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以专栏的形式提醒称,境外宽松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值得关注。
2020年境外资金流入我国债券市场超过1万亿元,60%以上是境外央行的长期资金,购买的主要品种是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
央行认为,长期来看,随着疫情得到控制、经济复苏态势明确,主要经济体央行宽松货币政策将可能退出,届时资本流动方向也可能出现变化,这对我国这样的超大型经济体而言是正常的,但也要防范相关风险。
央行表示,下一步央行会从完善国际金融协调合作治理机制的高度出发,加强国际货币政策协调,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和金融监管改革,积极参与构建全球金融安全网,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推进金融双向开放。
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自媒体,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无关商业利益,如有侵权,请联系发布者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