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特色假期的育人价值

拓荒号:拓荒牛 (企业头条)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

刘剑飞

  据媒体报道,2025年12月1日至5日乌鲁木齐市中小学生将迎来“雪假”。“雪假”期间,乌鲁木齐市6至18岁的中小学生可凭户籍地或住址为乌鲁木齐市的身份证件在阿勒泰的将军山、可可托海、吉克普林、青格里狼山国际滑雪度假区享受免费滑雪福利。

  近年来,不少地区探索设置春秋假等特色假期,鼓励并引导学生更多地走出教室、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乌鲁木齐的“雪假”可谓因地制宜,尤其是针对学生发放的免费滑雪福利值得点赞。

  乌鲁木齐地处我国西北地区,冬季漫长,雪资源丰富。这一地理特征为“雪假”的设立提供了天然条件,也为教育创造了独特的实践场景。在“雪假”里,学生不仅可以走进冰雪世界,了解冰雪文化、气象知识,还能在滑雪等活动中锻炼体能、培养勇气和毅力。可以说,“雪假”的设计,给予学生更多走出教室、亲近自然的机会,释放出了积极的育人价值。这种将地域特色与教育相结合的举措,拓展了素质教育的实施路径。

  同时,“雪假”配套的免费滑雪政策,可谓一项温暖人心的福利工程。各滑雪度假区协同为学生免门票这一举措看似细微,背后有政府部门的统筹协调,有各滑雪经营单位的积极配合。这让我们看到,乌鲁木齐的“雪假”不仅是增设了一个特色假期,还在积极凝聚社会协同育人力量,为学生亲近自然、走向社会大课堂搭建舞台。

  虽然乌鲁木齐的“雪假”值得点赞,却不能被机械地复制。各地的资源条件各异,应结合自身地理、气候和文化特点,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假期模式。比如,沿海地区可考虑“海洋假期”,山区可设计“生态假期”,历史文化名城可推出“文化研学假期”等。总之,特色假期要兼顾地域资源与教育的适配性。

  让特色假期释放积极的育人价值,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当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学校需要做好假期前后的教学安排,家庭应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社会机构则需要提供专业、安全的实践活动场所和指导,共同助力形成协同育人的良好生态。

  乌鲁木齐的“雪假”并非简单的放假,而是精准把握了“地域资源+教育需求”的结合点。这带给我们的启示是,特色假期的设计应当扎根于本土资源,并做好配套政策支持,使其成为深受老百姓欢迎的“民心工程”。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旅游责编:拓荒牛 )
2025年11月07日 10:05[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