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宜春日报
铜鼓第九届长寿文化旅游周启幕
千余人共赴寿宴传承孝善文化
本报讯 叶晨鸽 记者钟文轩报道:10月25日,铜鼓县天柱峰景区旌旗飘扬、鼓乐喧天,第九届长寿文化旅游周暨孝亲敬老月活动在此盛大启幕。本次活动以“长寿铜鼓 康养胜地”为主题,通过“线上直播+线下体验”模式,吸引超50万人次在线观看,成为展示铜鼓生态建设成效与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
活动全程直播,以“解密铜鼓长寿密码”为主线,通过镜头带领网友探访天柱峰生态秘境、长寿文化展览区,并深入解读铜鼓的生态优势以及“康养+”战略下的中医药种植、森林康养等产业发展成果。“铜鼓不仅有百岁老人的故事,更有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康养产业的实践。”直播中,网友纷纷留言点赞,称“隔着屏幕都感受到了铜鼓的负氧离子”。
10点50分,启动仪式在激昂的舞狮表演中拉开序幕。歌舞《山歌美酒捧出来》以浓郁的客家风情点燃现场气氛,而“集体拜寿”环节则将温情推向高潮——9户孝亲敬老模范家庭代表登台,向现场高龄老人行三鞠躬拜寿礼,敬茶献花,用传统礼仪传递“孝为德之本”的文化内核。
中午时分,百桌长寿宴震撼开席。千余张桌椅依山势排列,组成一个直径50米的巨型繁体“寿”字,在航拍镜头下显得蔚为壮观。宴席上,富硒米饭、天柱峰柴火鱼、铜鼓包圆等20余道本地食材烹制的菜肴次第上桌,宾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聆听85岁老人李桂兰分享的“早睡早起心地宽”长寿秘诀,切身感受“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铜鼓图景。
“寿”字宴右侧设置了丰富的互动体验区:“长乐漫像”区为老人免费画像,用笔墨定格幸福瞬间;“长寿食材”区陈列着铜鼓黄精、铜鼓竹笋等各色有机食品,展现当地生态农业成果;“医疗康养”区则提供热敏灸体验和中草药香包制作,让宾客亲身感受传统康养文化的魅力。
本次活动创新融入生态保护理念,特别设置增殖放流环节。在天柱峰景区湖畔,工作人员与志愿者共同将9900尾鱼苗投放至清澈水域,寓意“福泽绵长、生生不息”。“铜鼓的长寿,离不开好山好水的滋养。”县文旅局局长李想平表示,放流活动既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践行,也象征着铜鼓将持续守护生态基底,让“中国长寿之乡”的名片更加鲜亮。
据了解,活动将持续至11月初。期间,高桥乡胆坑村将举办传统民俗“朝拜香”、环湖徒步赛等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