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泸州:一场音乐节带火一座城

本文转自:消费日报

四川泸州:一场音乐节带火一座城

15万乐迷创造直接营收6500万元

  本报记者 罗 颖 □ 黄慧孜

  近期,“泸州酒要会・银河左岸音乐节”在长江畔的原蓝田机场成功举办,使四川泸州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这场为期三天的音乐盛宴,吸引了约15万名乐迷从全国各地奔赴而来,不仅直接营收达6500万元,还强势带动周边消费约5亿元,拉动交通、住宿等远端消费超8亿元,以“一场音乐节带火一座城”的生动实践,交出了一份文旅融合促消费的亮眼答卷。

  图为音乐节现场,年轻人正在体验泸州美酒美食。

  精心谋划:

  以“爆点”思维激活城市文旅

  “泸州文旅需要一个出圈的大爆点。”谈及举办音乐节的初衷,泸州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2025年初,泸州市政府与文旅部门组建专项工作组,经过多地考察后,明确以大型音乐节作为城市文旅破圈的切口。最终,通过与国内知名团队合作,将闲置的原蓝田机场改造为兼具历史感与自然风光的江边演出场地。

  这场精心筹备的音乐节迅速引爆网络,在国庆假期期间同步登上抖音、微博热搜榜首及大麦网全国音乐节热销榜首,累计登上全国热榜37次,全网传播量超6亿次。数据显示,约88%的观众来自泸州市外,其中省外游客占比高达50%,覆盖山东、甘肃、海南等多个省份,“中国酒城・醉美泸州”的城市品牌借此成功实现破圈传播。

  暖心服务:

  细节保障最具温度的体验

  音乐节的成功,不仅在于星光熠熠的舞台,更在于细致入微的城市服务。现场,400余辆免费接驳公交车包接包送,1500余人次保洁人员全天清洁,10万份“泸州有礼”福袋免费发放,免费饮用水和红糖姜水持续供应,充电宝租金低至0.7元/小时,临时公厕设置差异化,这些共同构成了泸州独特的“待客之道”。这份如36℃体温般温暖的关怀,与覆盖吃住行游购娱的全方位保障,让每一位乐迷都感受到了泸州的诚意与温度。

  舞台之外的消费区同样人气爆棚。泸州市餐饮行业协会组织150多家企业入驻,设置了配备雨伞座椅的250张餐桌。泸州老窖、郎酒等本地酒企设立展位,通过免费品鉴白酒特调饮品,让年轻乐迷在微醺中品味酒城魅力。

  全城联动:

  一张票根撬动消费链条

  音乐节的热度迅速从现场蔓延至全城。乐迷们在演出结束后,纷纷前往泸州老窖旅游景区打卡国宝窖池,到慈善路品尝“泸州三件套”特色小吃。国庆假期期间,泸州老窖博物馆开设夜游专场,接待人次同比增长近1.5倍。

  本地非遗与农特产品也借势出圈。分水油纸伞、弥陀风雪糕等通过音乐节展台销往全国,古蔺手工面、叙永酥饼等订单火爆。为保障市场秩序,泸州有关部门提前发布价格告诫书,并对200余家商户进行巡查,严打坐地起价,查处倒卖票证案件12起。

  据统计,统筹发放的9100万元各类消费券,成功让游客实现了“一张票根玩转全城”,有效拉动了全域消费。今年1—8月,泸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8%,居全省第4位,较去年提升11位。

  冠名“酒要会”的背后,是泸州深耕文旅商融合品牌的雄心。以此次音乐节的成功为契机,泸州正谋划将“赛演经济”常态化、多元化。“酒城乐航音乐节”“中国郎・2025安逸生活巨星演唱会”等更多大型演艺活动已提上日程。合作方银河左岸公司正积极谋划,意图将泸州打造成川渝地区重要的音乐节举办地,并计划在明年“五一”增加场次。

  同时,作为城市重点IP的“酒要会・在泸州”项目也在加速建设。投资15亿元的四川中国白酒博物馆已推进地下室工程,未来将成为展示白酒文化的“城市封面”。根据规划,泸州将依托其地处云贵川渝结合部的“C位”优势,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白酒文化旅游目的地。


(旅游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