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双节叠加的8天“超级黄金周”收官。作为热门目的地的成都,在大数据里更是可以用最直观的“火热”来形容:
在携程平台上,成都在国内热门长途游目的地Top10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在去哪儿平台上,成都不仅位居国内酒店预订量最高的前三位,更在最受外国朋友欢迎的国内城市Top10中位列第四……
“爆火”的背后,是新业态、新场景、新产品不断涌现,为游客带来更新体验,也不断激发文旅消费新增量。
最新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国庆中秋假期,成都全市共接待游客2862.3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增长5.3%;旅游总花费293.5亿元、增长13.4%;人均旅游消费1025.3元,增长7.7%。接待外地游客1067.6万人次、增长6.4%;接待入境游客增长32%,韩国、印尼、泰国、越南等国家客流量位居前列。全市A级景区接待游客1416.9万人次,增长8.1%。
10月5日,成都春熙路商圈,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持续打卡,热闹非凡。图据视觉中国
如果说游客接待量的增长单纯反映了旅游人数的增加,那人均消费数据的大幅增长,则代表了文旅发展质量的提升,折射出旅游消费的升级。成都是如何做到的?
“热”力全开
为一个IP赴一座城
成都“圈粉”年轻游客
为期8天的国庆中秋假期,成都到底有多“火”?大数据里,用户用“指尖”预定刷新出了一组组Top的新纪录。大数据之外,年轻游客们在一个个文旅消费新场景中用脚“投票”——从西安飞来的玩家拖着行李箱直奔成都IFS,只为一睹鲁班七号首展;凌晨4点半,化妆师已开始为动漫角色扮演者化妆,几小时后,西博城漫展入口排起长龙;长达一公里的交子大道“超级IP集结”潮玩大街每天都被人潮、光影和兴奋填满,全国各地的粉丝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10月2日,四川省成都市IFS国际金融中心,鲁班七号首展现场
今年国庆假期前夕,成都启动了2025成都国际数字文创季,从“超级IP集结”潮玩大街,到第二十一届世界线动漫展,再到“非遗新生·国潮共赋”数字文创嘉年华、“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程20年”数字文创展,一系列活动营造出独一无二的文旅新体验,从单一的数字产品到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新场景,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沉浸式、多业态的文化体验,吸引力拉满。
10月1日,第二十一届世界线动漫现场
“没想到能在成都看到这么多IP同台亮相,整个街区就是一个热闹、多元的潮流场景,把数字文创真正玩进年轻人心里。”刚刚从广州飞抵成都的王阳拖着行李箱,被“超级IP集结”潮玩大街狠狠震撼到,直呼“这一次旅途不负期待,热烈而美好!”
同样被震撼到的还有大学生黄诺恒,作为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他坦言自己早就关注了“遮天”,但现在才知道这一文创IP是成都本土出品。“感觉特别惊喜,原来成都的数字文创产业这么强。”他说,未来如果有机会,希望可以留下来,参与到成都这样的产业氛围中。
数据显示,截至成都国际数字文创季潮玩大街正式闭街,累计接待人次达164.77万。其中,“超级IP集结”潮玩大街区域累计接待40.2万余人次,王者荣耀鲁班七号全球首展接待12.6万余人次,各分会场总计接待超111.7万人次。
潮玩大街,市民游客集中观看电影
从IP巡游到主题漫游,从电竞派对到潮玩大街,在“科技+文创+旅游”的深度融合下,成都也以年轻、多元的创新模式火力全开,书写着“为一个IP,赴一座城”的消费新故事,重塑文旅产业链,让成都这个“00后最爱去的城市”展现出强大魅力。
在成华区中车·源STAGE,“NEED!中车跳蚤市场”国庆假期首日人流量超1000人次。市集内超90%的游客、市民均为年轻群体,省外游客占比超30%。携程数据显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期间,“90后”和“00后”最青睐的城市分别为北京、上海、成都、南京、重庆、杭州、广州、西安、武汉和青岛。其中,成都城市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44%以上,从年龄结构看,“90后”和“00后”合计占比近60%,年轻人正逐步重塑文旅消费市场的新格局。
“新”意拉满
高甜“村糖会”
解锁乡村文旅消费新活力
当然,要让假日文旅市场热起来,高涨的出游意愿、消费热情与丰富多彩的文旅消费市场供给,相辅相成。
在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前夕,成都以“万千气象成都行”为主题提前谋划,深度挖掘文旅资源潜力,针对不同客源地、年龄段游客需求,策划推出一批具有辨识度和吸引力的文旅消费新场景、新产品,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促消费文旅活动,300余项主题活动和系列特色消费场景,以及线上线下多重购物优惠,带动文旅消费持续火爆。
“村糖会”现场
“这是一次美食的盛宴,也是一次文化的交流。”在2025年秋季“村糖会”郫都区主会场,系列互动活动吸引众多家庭和年轻群体参与,来自喀麦隆的游客佳露就是其中之一,“很高兴看到川菜与意式美食在这里碰撞出火花,让我们感受到郫都的开放与包容,希望有机会把家乡美食也带到郫都。”
在国庆中秋期间,2025年秋季“村糖会”也以“新去处、新体验、新风味”为主题火热开展,这不仅是酒、水饮料、调味品、休闲食品等当地特色食品和农产品展销的市集,更是一场融视觉、味觉、体验于一体的乡村嘉年华,展现了成都乡村产业振兴的丰硕成果与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新气象。
竹龙亮灯
“村糖会”有多火?在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期间,成都邛崃平乐古镇游客数量预计达到25万人以上。邛崃“村糖会”系列活动——平乐古镇中秋国庆双节活动,从10月1日持续至10月7日,每日都有不同主题的精彩内容,涵盖百米竹龙巡游、民谣音乐季、奇幻泡泡秀等10余种演出。“早就听说平乐国庆活动精彩,我特意提前订了民宿,带着家人和孩子从成都过来。上午逛了古镇老街,下午看了民谣演出和川剧变脸,晚上还有竹龙亮灯,一天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全家人都乐在其中。”前来游玩的陈先生兴致满满地说。
“国庆期间,园区客流增长明显。随着天气持续向好,预计单日客流将达五六千人次,再创新高。”成都温江区秋季“村糖会”分会场,鹿尔花园园长左新涛告诉记者。
从邛崃的酒香音乐嘉年华、崇州的田园酒村体验,到大邑的秋酿市集、蒲江的山野茶酒沙龙,再到新津的农博狂欢和温江的鲁家滩美食节……每一处,皆是诗意与烟火的双重奏,充分展示着成都特色产业发展和乡村特色文化与消费潜力活力,也打造出更具吸引力的国庆中秋乡村消费新IP。
“活”力迸发
票根经济、甜蜜经济
全城联动跨界融合点燃消费新引擎
当旅游趋向场景化、体验化、多元化,“为一场演出打卡一座城”“为一场比赛奔赴一座城”,已成为文旅消费新潮流。成都也端上了多元文旅大餐:从亚冠精英联赛蓉城主场对决、成都赛艇公开赛劲旅逐浪,到郭富城演唱会、舞剧《只此青绿》再现经典,60余场演出覆盖不同喜好,吸引许多游客“运动过节、观赛度假”,跟着赛事、音乐来旅游,带动假日消费市场迸发新活力。
“趁着假期带孩子来成都旅游,白天逛了成都博物馆,看了李白、杜甫等诗人Coser踏歌台朗诵,娃娃通过诗词对答还获得了集章卡,晚上去看了《只此青绿》,还打卡了各种美食,旅行体验很充实。”来自山西的张女士一家坦言“不虚此行”。
而来自河南的李鑫和来自四川的董倩则在成都旅行中办了一件人生大事,“我们本就计划来成都旅游,在社交平台了解到合江亭和爱情斑马线很有名,就决定在这里领证。”董倩表示,“这里的氛围温馨浪漫,红绿灯都是心形,能感受到成都的包容与用心。”
这个国庆中秋假期,成都以“蓉城囍事”文旅消费品牌为抓手,23个区县同步开展婚姻登记延时服务,推出“甜蜜消费券”和特色婚旅套餐,假期婚旅消费产业链增长强劲,甜蜜经济热力十足。
登记处门口的熊猫雕塑
为推动“登记热”向“消费热”转化,成都市创新推出“票根经济”模式,整合酒店、旅行社、婚庆等资源,为新人提供“一站式幸福礼包”。效果也是肉眼可见的:在去哪儿平台上,国内酒店预订量最高的热门Top10均是直辖市或省会城市,北京、重庆、成都位居前三;而在同程旅行平台上,高品质酒店预订热度最高的5个国内非一线城市中,成都位居第二。此外,围绕登记衍生的跟拍、妆造等“美丽经济”也同步升温,现场跟拍的摄影师吕女士表示,国庆档期基本排满,价格从199元至1000余元不等,优质摄影师的档期早早订罄。“咨询量很大,尤其是外地新人来蓉旅游登记,带动了旅拍需求的增长”。
这个国庆中秋假期,成都街头的“新面孔”也为成都文旅消费添了一把“火”。来自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女孩达莎(Dasha)和克劳迪娅(Claudia)就是其中之一,第一次来成都的她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逛吃”。事实上,品美食之余来一场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在享受“丝滑”出行的同时将充满“成都味道”的特色商品收入囊中,感受这座城市的消费活力,是不少外国游客的心之向往。
在去哪儿平台上,最受外国朋友欢迎的国内城市Top10中,成都位居第四。来自成都边检站的数据显示,10月1日至10月7日下午5时,成都边检站共查验入境外籍人员8900余人次,同比增长57.35%。
红星新闻记者 李彦琴
编辑 潘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