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暑期游热潮:自然与人文交织 解锁独特旅行体验新密码

拓荒号:拓荒牛 (企业头条)

大西北,这片集雪山、草原、湖泊、沙漠于一体的广袤土地,正以独特的自然奇观与多元文化吸引着八方游客。赛里木湖的湛蓝湖水、七彩丹霞的斑斓山体、鸣沙山月牙泉的沙泉共生奇景,以及敦煌莫高窟的千年壁画,共同编织出一幅跨越时空的壮美画卷。今年暑期,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迎来旅游热潮,成为国内游客心中“值得反复前往”的热门目的地。

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联合联通数智智慧足迹发布的《2025消费观察之大西北“暑期流量密码”》显示,2025年7月至8月,西北地区旅游热度持续攀升。乌鲁木齐、西安跻身国内民航出行TOP10城市,新疆旅游订单同比增长超20%,青海酒店订单量增幅达21%。调研中,超8成游客将“西北游”列为行程优先级,近4成选择此地作为再次出游首选,更有近4成游客表示愿延长旅行时间。

自然景观的稀缺性与文化体验的丰富性,成为吸引游客的核心要素。数据显示,56.9%的游客因“壮丽的自然景观”而来,44.1%关注美食特产,43.8%则被多元民族风情吸引。陕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位列客流量前三,其中青海外省游客占比超4成,宁夏则以省内跨城游为主。西安、兰州、乌鲁木齐成为最热门城市,而玉树、甘南、博尔塔拉等自治州客流增速显著。

热门景点呈现“自然+人文”双轮驱动特征。赛里木湖、那拉提草原、华山等自然景观与西安城墙、喀什古城、兵马俑等人文景点均位列客流量TOP10。新疆凭借6席占据游客感兴趣自然景点榜首,“南疆风情线”与“北疆环线”最受欢迎,甘青环线则通过跨省联动持续升温。人文景观方面,西安以兵马俑、大唐不夜城等占据核心地位,敦煌莫高窟与博物馆则彰显独特文化价值。

美食与特产搜索量的大幅增长,折射出游客对地域风味的强烈兴趣。7月至8月,陕西肉夹馍、新疆大盘鸡、青海黑枸杞、甘肃民勤蜜瓜、宁夏红枸杞的搜索量同比增幅分别达542%、612%、231%、981%和249%。新疆旅游的火热更带动了关联美食热度,38.2%的游客对哈密瓜、葡萄等瓜果感兴趣,36.5%偏爱大盘鸡,手抓羊肉、烤羊肉串及干果类也位列美食TOP5。特产选择上,58.7%的游客倾向购买牛羊肉干、乳制品等特色食品,传统工艺品与保健食品分列二三位。

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宣传力度的加大,为西北旅游热提供了有力支撑。高铁、机场、公路网络的升级缩短了旅行时间,文化旅游节、线上线下推广活动则强化了“神奇大西北”的品牌形象。社交媒体上,“网红打卡地”的传播进一步放大了区域吸引力。游客选择西北的动机中,近3成因夏季气候凉爽,近3成期待自驾、摄影等主题旅行,而性价比因素仅占20.5%,凸显体验价值的重要性。

从景观类型看,30.2%的游客联想到草原、雪山、沙漠等多元自然风貌,21.2%关注雅丹地貌,19.4%则被独库公路、茶卡盐湖等网红景点吸引。文化体验方面,24%的游客期待重温盛唐时光,21.2%关注丝绸之路遗产,20.8%则向往异域风情。敦煌莫高窟、兵马俑、敦煌博物馆、大唐不夜城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为人文景观TOP5,西安与敦煌构成文化体验的双核心。

五省区消费特色鲜明:陕西以历史底蕴吸引游客,数码产品消费增速显著;甘肃凭借丝绸之路文化与丹霞景观,客单价排名全国第八;宁夏结合大漠风光与少数民族文化,红枸杞特产受青睐;青海以外省客流占比高、客单价领跑西北为特点;新疆则以多元民族风情与瓜果美食为核心,购物用户数增速全国第四。这片土地,正以自然与人文的双重魅力,为游客开启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


(旅游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