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狮子趣玩一夏,小记者成长新体验

拓荒号:拓荒牛 (开说)

本文转自:都市快报

在过去的暑假两个月,小记者们跟随着爱写作的狮子解锁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狮子市集当宝藏摊主、走进浙博探寻十大镇馆之宝、在最美凉茶摊当志愿者等。

还有不少小朋友在暑假里跟着狮子夏令营去往全国各地,留下了自己的闪光时刻,每一段旅程都是独特的经历,也为这个暑假交出了生动的成长答卷。

本版主持 祁明艳

浙江省博物馆研学

杭州市笕桥小学五(5)班 王靖哲

阳光明媚的周末,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跟着狮子小记者团走进了浙江省博物馆,开启了一场别有特色的研学之旅。

一走进浙博之江馆,浓厚的文化氛围便扑面而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玉琮王,它静静地摆在展台上,宛如一位古老的智者,散发着柔和而神秘的光芒。它那圆筒形的身体,中间有着圆孔,周身雕刻着精美的神纹,神纹错综复杂,犹如神秘的迷宫,像是在诉说着良渚文化的辉煌历史。透过光线,玉琮王就像被孕育了生命一般,闪烁着古老文明的光辉,仿佛带着我们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遥远的古代,让我们看到了古人对神灵的敬畏与崇拜。

而在另一个展厅里,小巧精致的龙泉窑舟形砚滴吸引了我的目光。这小小的砚滴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当你端详时,就会发现它的微妙之处:它整体呈舟形,犹如一艘小舟。那淡淡的青瓷仿佛是江南水乡中烟雨笼罩下的色彩。砚滴表面那细微的花纹宛如水面上荡漾开的波纹,又像是尘封百年的古老符文。它虽然小巧,却凝聚着龙泉窑工匠们的心血,反映出当时制作工艺的超高水平。在古代,砚滴是文人墨客书写时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每一滴墨汁从砚滴中缓缓漏出,都伴随着书法家笔下的一撇一捺,记录着他们的才学与心境。

漫步在浙博之江馆区,馆内每一件展品就像一位位无声的讲述者,将过去的故事、过去的艺术、过去的生活娓娓道来。我仿佛穿越了时空,领略古人的智慧和才华,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我眼里,浙江省博物馆不仅仅是一座博物馆,它是一座连接古代和现代的桥梁,更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让我们珍惜文物文明参观,传承文化遗产。

孤岛求生的成长奇妙旅程

杭州濮家小学教育集团(濮家校区)六(3)班 余敬文

蝉鸣渐盛的夏日,爱写作的狮子夏令营为我打开了千岛湖的神秘大门。六天五晚的集体生活,像一颗裹着阳光与汗水的糖,初尝时带着些许未知的紧张,回味时却满是甘甜与成长的芬芳。

第一天,我们在教练的指导下,尝试破解摩斯密码。一开始,那些长短不一的信号让我一头雾水,但随着不断尝试,当成功破译出第一条信息时,心中满是成就感。随后学习的心肺复苏和户外自救知识,也让我收获颇丰。

第二天清晨,我们迎着朝阳晨跑,清新的空气充满鼻腔,沿途的风景美不胜收。上午骑自行车参观红色基地,一路上欢声笑语。晚上的卡拉OK,大家一展歌喉,热闹非凡,让我感受到了集体活动的快乐。

第三天是最具挑战的一天。帆船和皮划艇项目中,我在湖面上尽情驰骋,享受着乘风破浪的快乐。而荒岛求生环节,更是让我印象深刻。我们分组合作,齐心协力搭帐篷、烧饭。为了控制水量,大家小心翼翼。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了资源的珍贵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第四天,徒步和攀岩让我体力达到极限,但在小伙伴的鼓励下,我咬牙坚持了下来。钻木取火时,双手磨得生疼,却怎么也不见火星,差点就放弃了。可就在快要绝望的时候,一丝青烟升起,紧接着火苗蹿了出来,那种喜悦难以言表。晚上的烤全羊和狂欢,让我们彻底放松,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着美食和快乐,友谊在这一刻升温。

最后一天的射箭项目,我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逐渐掌握技巧,射出了漂亮的一箭。返程时,我心中满是不舍,这六天的集体生活,让我学会了独立、坚强和合作。

这次千岛湖夏令营,不仅让我学会了许多实用的技能,更让我在集体生活中收获了珍贵的友谊。我学会了与人相处、互相帮助,也明白了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我相信,这段浸透着湖光山色与伙伴情谊的经历,会成为我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像千岛湖畔的灯塔,照亮我未来勇敢前行的每一步。

探索光影之旅

杭州采实教育集团澎致小学四(4)班 王樟宜

8月9日,狮子小记者团迎来一场新的活动——“探索光影的奥秘”。我一听到消息,就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兴奋得直搓手。

盼着,盼着,终于到了活动日。这天晴空万里,我精神饱满地背起小水壶出发了。路程好漫长啊,但对于迫不及待的我来说,完全是小意思。终于到啦!第一个环节,我们学习了光的“散射”与“反射”。散射就是光照到物体上时,是拐了个弯,再射出去的;而反射是“嗖”的射回原位。接着,大家一起利用光的原理,制作万花筒。万花筒的制作可不简单,好多同学都是做到一半时发现:“哎?好像做错了。”——又要重做。经过一番努力,大家最后都做出了漂亮的万花筒,收获感满满呢!第二个环节,了解人类“取木用木”的历史。老师带领我们参观展馆、观看影片,生动详细地介绍了古人是怎样利用木头制造建筑,并巧妙运用“榫卯结构”的。

我喜欢这个活动,它给我们带来了多么丰富多彩的知识和体验啊!

穿越千年,邂逅兵马俑

杭州市紫金港小学六(2)班 任梓璇

暑假,我跟随狮子研学来到了“十三朝古都”西安,开启了一场跨时空的探秘之旅。

穿越2200多年,我们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出现在眼前的是最令人震撼的兵马俑一号坑。6000多个陶俑整齐地排列着,夯土墙如同棋盘上的分界线,整个场景气势磅礴。兵马俑千人千面,其中前三排并未被隔开,从背面看,好似一个大将军在向他的士兵们部署作战方案,这真是让人惊叹不已。如果能够幸运地看清兵马俑的头部,那会发现秦朝时的发辫与现在的完全不同,老师的讲解让我对秦朝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再慢慢往前走,听说四号坑就在我们脚下,我顿时感觉抬起的脚都有些颤抖,步伐也变得沉甸甸的,生怕一不小心会破坏了“老祖宗的宝贝”。在二号坑不远处还有一个玻璃房,听老师说里面的考古专家在修复刚出土的兵马俑,我心里一惊:莫非那些无头俑就是在那里完成碎片拼接的?

出了二号坑,走入展厅内,我们就看见了镇馆之宝——跪射俑。他身披铠甲,右膝跪地,左腿半蹲,双手呈持弓弩的姿势,双目炯炯有神,注视前方,我不禁被工匠们巧夺天工的技艺所折服。最令我惊叹的是他的鞋底,鞋纹密密麻麻,让我想起了“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诗句,这也许是他妈妈亲手为他缝制的鞋底,每一针每一线都代表着浓浓的母爱。

除了参观,我们还亲手制作了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兵马俑。刚开始对于陶泥的多少、细节的处理,我拿捏不好,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逐渐掌握了技巧,一个小小的兵马俑模型就在我的手中诞生了!

告别了这些珍贵的文物,我想那些陶俑还将继续在这里静静地站立着,他们不仅守护着气势恢宏的秦始皇陵,还守护着闻名中外的西安,更守护着那段秦朝时永不磨灭的历史。希望未来的我们能掌握更先进的科学技术,去探索更多未知的历史奥秘。

第一次独立夏令营

杭州市大关小学教育集团(学院路校区)四(2)班 朱湙涵

清晨,行李箱的滚轮声格外清脆。我的心扑通扑通跳着,像揣着一只不安分的小兔子。这是我第一次去夏令营,我既兴奋又紧张。大巴车车门缓缓打开,我攥紧背包带,深吸一口气踏上了旅程。透过车窗,妈妈和爸爸的身影越来越小,最后变成了两个模糊的小黑点,但他们挥手的动作却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大巴驶向桐庐,窗外的风景像一幅流动的画——翠绿的山峦挨着蓝天,路边的白杨树挺直腰板,像一排守护夏令营的士兵。

到了营地,整洁的小木屋周围鸟鸣啾啾,仿佛在欢迎我。我悄悄松了一口气:原来独自离家也没那么可怕!下午,我们坐上了“哐当哐当”的网红小火车去吃饭。红鸡腿油亮亮的,香气直往我鼻子里钻,土豆泥软得像云朵,西瓜瓤红得能滴出蜜来……我狼吞虎咽地吃着,突然发现:虽然没有妈妈唠叨“慢点吃”,我也能管好自己。

夏令营中让我感觉最好玩的是漂流!我和队友吴金希吭哧吭哧爬到山顶,累得直喘气。可一低头,脚下的白云像棉花糖一样飘着,又像一群小羊在绿草原上溜达,顿时忘了疲惫。坐上皮划艇的瞬间,“唰——”的一声,我们顺着水道冲了下去。水花劈头盖脸地砸来,船身忽左忽右撞着岩壁,我紧紧抓住绳子,尖叫声和笑声在山谷里荡来荡去。

夜幕降临时,天空变成了一个调色盘:浅紫、橘黄、粉红,层层晕染。我们举着闪闪发光的荧光棒围成圆圈,像一群提着灯笼的萤火虫。忽然,“砰”的一声,烟花绽放了!有的变成了金色蒲公英,有的化为爱心,还有的噼里啪啦跳成一群火花小鸟……我仰着头,眼睛亮晶晶的。这一刻,我忽然明白:离开妈妈爸爸的翅膀,我也能飞得很高很高。

暖心凉茶摊

杭州市学军小学教育集团学军小学六(3)班 宋之涵

炎炎夏日的午后,我蹦蹦跳跳地来到小营巷,要参加这里的“最美凉茶摊”活动。刚走进古色古香的牌坊,眼前就出现了错落有致的白墙黑瓦,耳边还传来“知了——知了——”的蝉鸣,热闹极了。

在爱心驿站里,一位志愿者老师笑着告诉我们:“爱心凉茶摊都传了五代人啦!1977年的时候,摊主顾忠根从外婆手里接过这个摊子,风风雨雨整整守了44年。到了2022年,好多公益团队和热心市民都来帮忙,以前来喝茶的人,现在都成了泡茶的人。”老师说:“这茶里呀,藏着好多年的故事,现在是杭州夏日里一道特别的风景呢!”

接着,志愿者老师带着我们走到驿站对面的凉茶摊。我们马上忙了起来:拿起一次性纸杯,拧开大大的搪瓷茶桶龙头,一股浓浓的茶香“呼”的飘出来,闻着就觉得心里甜甜的。

我端着满满一杯凉茶,跑到巷口。看见一位代驾叔叔正在树荫下歇脚,他的衣服都被汗水湿透了。我赶紧跑过去,双手把茶杯递给他:“叔叔,喝杯凉茶吧!”叔叔眼睛一亮,双手接过去,笑着点点头,“咕咚咕咚”几口就喝完了,还对我竖起了大拇指。我心里美滋滋的,转身跑回茶摊,又接了一杯,四处寻找需要喝茶的人。

平时胆小怕生的我,因为这份暖意,一点都没犹豫,凉茶一杯接一杯地送出去。有向我敬礼的保安叔叔、水壶见底的外卖小哥、满头大汗的道路施工员、受伤坐地休息的阿姨等。我开心地希望:每一位忙碌的路人都能喝上这解暑的凉茶。

茶桶里的茶快喝完时,志愿者老师就会小心翼翼地提来两大壶开水。她一边往茶桶里续水,一边反复地提醒我们:“小心点哦,水烫!”我看见茶桶里有两大包深绿色的草药包,在水里浮浮沉沉。老师摸着茶桶说:“这只白搪瓷茶桶,可是传了好多年的宝贝呢!”我忽然瞥见她额头渗着汗珠,可她还笑眯眯地说:“孩子们累了吧?快来歇歇脚!”听着这话,我心里热乎乎的,这才发现自己的衣服也早就被汗水打湿了。

夕阳西下的时候,小营巷还是干干净净的,漂亮的凉茶摊边,一杯杯飘着清香的凉茶,把善意传给了每一个路过的人。原来帮助别人,心里也会甜甜的呀!


(旅游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