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岭红红火火

本文转自:张家界日报

红岩岭景区全景。 全媒体记者 摄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向文 邵颖 张林海 赵鰙涵)走进慈利县甘堰土家族乡红岩岭村,丹霞地貌的赤红岩壁与澧水河的碧绿水波交相辉映。这里是首届海峡两岸(湖南)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暨第三届张家界旅游发展大会重点观摩项目。

“作为这次旅发会的观摩点之一,我们对景区环境和服务进行了全面提升,像道路、步道、游客中心等都进行了完善,在重点区域还布置了特色景观小品,志愿者和服务人员也都到位,确保大家观摩舒心顺畅。”湖南丹岭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盾表示,还将利用红岩岭独特的丹霞和悬崖地貌,举行张家界绳索技术大赛,将赛事与文化结合,把体育竞技与旅游观光结合在一起,并以这次旅发会为契机,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力求把最好的状态呈现给大家。

据了解,红岩岭景区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是张家界地区丹霞地貌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的集中分布区。独特的地质景观与澧水河的生态风光相互交融,成为景区发展的天然优势。2021年,景区游步道成功入选“潇湘游步道”,基础设施建设迈出关键一步;2024年,景区正式被评定为国家3A级景区,标志着其在景观打造、服务配套等方面达到标准化水平,跻身张家界优质旅游目的地行列。

如今的红岩岭景区,已从“小众地质景点”蜕变为综合型旅游区。李盾介绍,近年来通过持续推进项目扩容与体验升级,核心游览区域已形成“自然观光+极限运动”的完整动线,游步道串联起地质景观节点与体验项目区,游客接待能力较2021年提升3倍以上,旅游旺季单日最大承载量突破5000人。李盾告诉记者,景区还打造了多个特色体验项目:“太空飞艇、悬崖秋千”以沉浸式观景装置结合丹霞地貌,与原有飞拉达攀岩、玻璃栈道形成“高空联动体验”,让游客在不同视角感受地质奇观;“地质遗产+户外极限”的双核模式,更吸引了大量年轻游客前来挑战,推动景区从“观光型”向“体验型”转型。目前,九大新增项目已全部建成运营,景区游览内容从单一的地质观赏,拓展为涵盖高空、峡谷、岩壁等多场景的极限体验。

景区的火热,不仅带来了游客,更带活了乡村。在红岩岭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村民张大姐正忙着为游客办理票务,“以前在家种玉米,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现在在景区上班,一个月能拿3000多块钱,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孩子。”

据统计,红岩岭景区直接带动周边村民实现就业,涵盖游客服务、餐饮住宿、项目运营等多个岗位。大家通过学习导游、民宿经营、餐饮服务等技能,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如今的红岩岭村,农家乐、民宿一家挨着一家,村民脸上的笑容,成了景区发展最生动的“民生答卷”。

从一片丹霞荒地,到国家3A级景区,再到乡村振兴的“引擎”,红岩岭的蜕变,是张家界基层探索“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的生动实践。如今,这座“丹山碧水”间的景区,正以更丰富的体验、更扎实的民生成果,书写着自然与乡村共生共荣的新篇章。


(旅游责编:拓荒牛 )
2025年09月11日 07:03[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