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囊旅游爆火!旅游特种兵转型“情绪按摩”,景区赚疯了!

曾经风靡的“特种兵式旅游”正在退潮——日行数万步、多城极限打卡的模式让多数游客直呼“比上班还累”,还有部分参与者坦言“行程过后毫无印象”。

但当下年轻人则纷纷转向“躺平式度假”:注重酒店舒适度、偏爱邮轮游和温泉酒店等慢节奏产品,甚至愿意支付数千元在高品质酒店享受“纯躺三天”的松弛时光。

这一看似“窝囊”的旅行方式,实则反映了年轻人对过度消耗的反思和抵抗。各地景区迅速响应,推出多项“省力式”体验:杭州淳安天屿山因开通登山扶梯,门票销量同比增长32.4%;浙江安吉云上草原凭借减速蹦极等项目,订单额同比增超40%。

此现象引发热议:支持者认为“旅游的本质是放松而非受累”,反对者则质疑“高价躺平是否值得”。客观数据显示趋势确实形成:据携程报告,“慢节奏”与“疗愈系”相关旅游产品热度显著攀升,“宅度假”等注重沉浸体验的模式日益受到市场青睐。

从“日均3万步打卡”到“酒店深度躺平”,旅游方式转变显著:携程数据显示大学生“特种兵旅游”热度同比下降37%,而小红书“躺平度假”话题浏览量达1.1亿次、讨论量近40万。这种以低强度体验换取情绪价值的“窝囊游”,实则是年轻人对旅行异化的反思。

正所谓:看似窝囊,实则舒畅!


(旅游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