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黄冈日报
盛夏载清凉 揽客超745万人次
“遇见毕昇·英山避暑漂流季”引爆暑期文旅市场
通讯员 肖崇东
接待游客745.2万人次,旅游收入58.6亿元,游客量与旅游收入同比增长超35%——这是英山今年1至7月的成绩单。
2025年暑期,当全国多地高温持续“霸屏”,英山县却以一场“遇见毕昇·英山避暑漂流季”,崛起为炙手可热的“清凉目的地”。“清凉经济”撑起县域文旅半边天,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消费升级的强劲引擎。
核心漂流景区火爆升级,生态体验赢口碑
7月10日7时,英山县龙潭河大峡谷景区的停车场已陆续驶入挂着武汉、黄石、安庆等地牌照的车辆。“提前一周就订好了门票,就怕旺季没位置。”来自武汉洪山区的游客李女士带着父母和7岁的儿子早早来到景区检票口。
雾刚散去,20余艘橙红色橡皮艇从起点码头依次滑入河道,如“入水锦鲤”般在嶙峋怪石间穿梭。“抓紧扶手,前面要过险滩!”经验丰富的舵手高声提醒,话音刚落,橡皮艇便顺着陡坡冲下,雪白的浪花瞬间溅满船身,孩子的尖叫声与大人的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在山谷间久久回荡。
“今年的河道和去年比变化挺大,既保留了原始的野趣,又多了不少贴心设计。”连续三年来英山漂流的武汉游客张先生,对河道改造赞不绝口。
为打造高品质漂流体验,今年漂流季启动前,该县对龙潭河、毕昇大峡谷、吴家山3条核心漂流河道进行生态化升级:打磨暗礁、优化险滩、拓展“水上驿道”等新业态;在“亲子漂滑道”专门设置儿童漂流服务;从周边乡镇调配了一批持有专业资质的救生员,分成小组分布在河道关键节点,同时招募80名文旅志愿者,在检票口、更衣室、游客中心提供引导服务。他们坚持“最小干预”原则,不破坏原有河道生态的同时进行改造。
漂流季开幕前3日,三大核心景区累计接待外地游客1.5万人次,2万张漂流门票在72小时内全部售罄,创历史最快售罄纪录。
“白+黑”业态破圈联动,文化体育延链消费
“白天在峡谷里漂流,晚上去县城看演出,英山的夏天太好玩了!”7月25日晚8时,英山县县城酒吧街人头攒动,来自六安的张女士举着荧光棒,跟着舞台上的旋律轻轻哼唱。当晚,英山县原创歌曲大奖赛总决赛在这里举行,29首从全县征集而来的原创歌曲同台竞技,既有展现英山黄梅戏文化的《悠悠黄梅韵英山》,也有歌颂红色历史的《映山红、英山红》,还有描绘咏唱英山的歌曲。
“为了这场演出,我们排练了一个多月。”《映山红、英山红》的演唱者陈志国告诉记者,这首歌以英山红色历史为背景,展现英山厚重丰富的红色资源。
体育赛事同样点燃夜间经济——
8月8日全民健身日当天,英山县体育中心灯火通明,英山县2025年男子篮球夏季联赛开赛。“这次联赛吸引了全县16支队伍参赛,既有机关单位的球队,也有企业、乡镇组建的队伍。”英山县文化和旅游局体育股负责人王煌介绍:联赛采用每周三、周五晚比赛的模式,每场比赛免费向市民和游客开放,吸引大批观众,既能丰富群众文体生活,也带动了周边餐饮、零售消费。
8月15日,“碧波逐浪 畅享英山”漂流邀请赛在毕昇大峡谷景区举办,20支专业漂流队伍展开激烈角逐。邀请赛举办期间,周边民宿入住率提升至95%。“我们从黄山过来,提前两天就到了英山,不仅适应了河道,还去周边逛了逛。”参赛选手陈先生说,英山的山水风光和人文氛围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比赛结束后打算带队员多玩几天。
“过去游客来英山,大多是白天漂流、下午就走,停留时间短、消费少。”英山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郑琼表示,为打破“白天热闹、夜晚沉寂”的传统模式,今年漂流季特意设计了“白日漂流+夜间文化体育活动”的组合拳,通过原创歌曲大赛、篮球联赛、漂流邀请赛等活动,让游客“白天有得玩、晚上有得乐”。
数据显示,今年暑期,英山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去年的1.5天延长至2.8天,二次消费(餐饮、住宿、购物)占比从32%提升至42%。
全域业态多维补位,跨省廊道拓宽避暑圈
“漂流只是英山避暑的‘敲门砖’,我们要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郑琼介绍,今年英山围绕“文旅康养”理念,在漂流核心业态之外,还打造了露营、骑行、滑草、研学等多元避暑产品,形成“一核多极”的全域旅游格局。
东河岸畔的过路滩沙滩露营地,是今年暑期的“新晋网红”。8月20日傍晚,营地里五颜六色的帐篷在沙滩上“驻扎”,有的游客在河边烧烤,有的带着孩子玩沙滩车,还有的围坐在一起唱歌聊天。“从安徽安庆自驾过来只要1.5小时,走新修的旅游路特别方便。”正在搭建帐篷的王先生是一名骑行爱好者,他说这次不仅带了家人露营,还约了3个朋友一起沿“多彩旅游路”骑行,“沿途的风景特别美,感觉就像在画里走。”
“以前从英山到安徽鹞落坪要绕很远的路,现在走旅游路只要20分钟,特别方便。”正在观景台拍照的游客刘女士说,她打算第二天就去鹞落坪游玩,感受跨省避暑的乐趣。
今年新贯通的159公里“多彩旅游路”,更是串联起英山全域旅游的“珍珠项链”。这条旅游路起于县城,途经温泉镇、杨柳湾镇、草盘地镇等6个乡镇,还首次打通了至安徽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跨省通道。
服务保障全面升级,清凉体验更暖心
“游客的满意,是我们最大的追求。”郑琼说,为确保漂流季顺利开展,英山县成立了由文旅、公安、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从安全保障、服务提升、市场监管等方面入手,为游客提供全方位保障。
在安全保障方面,除了在漂流河道配备专业救生员外,县应急管理局组建了应急救援队伍,配备了冲锋舟、救生衣、急救药品等物资,随时应对突发情况;县公安局增派警力在景区周边疏导交通,严查超载、酒驾等违法行为,确保道路畅通;县市场监管局对景区及周边的餐饮、住宿、购物场所进行全面检查,打击哄抬物价、虚假宣传等行为,维护游客合法权益。
在服务提升方面,英山县招募了大批文旅志愿者,分布在各大景区、车站、游客中心等场所,提供路线指引、咨询解答、应急帮助等服务;开通县城至各大景区的旅游专线,每天发车12班次,方便游客出行。
“我们不仅要让游客感受体感上的清凉,更要通过多元业态和贴心服务,让他们获得心灵的放松。”郑琼说,下一步,英山县将继续深挖毕昇文化、红色文化、茶文化资源,推动“避暑经济”向“四季旅游”延伸,打造“春赏茶、夏漂流、秋登高、冬滑雪”的全域全季旅游格局,让“毕昇故里,康养英山”的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
37℃体温遇见22℃山水,是理想人生的黄金分割线。今夏,英山以山水之凉、业态之丰、服务之暖,为全国游客打造避暑天堂,也为县域文旅发展写下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