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兴城 看麒麟如何“出牌”

本文转自:曲靖日报

本报特约记者李丽 文/图

傍晚时分,曲靖南城门广场热闹非凡。

近年来,麒麟区锚定“康养旅居、全域旅游”发展方向,加速推进文化旅游强区建设,文旅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全区接待国内游客人数从2021年的1025.81万人次增至2024年的2844.9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从2021年的116.17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305.18亿元,文旅经济活力持续迸发。

深耕资源禀赋,筑牢产业根基

近年来,凭借独特的生态资源与文化魅力,麒麟区荣获“全国避暑旅游目的地”称号,跻身“全国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区”,“麒麟乡村康养”之旅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古韵天池糖行街被列入云南首批旅游休闲街区名单,潦浒古镇荣膺省级金牌旅游村,已然成为国内外游客青睐的旅游目的地。

麒麟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引擎,串联打造东山花海、潦浒古镇、三宝温泉等8大特色旅游片区,通过招商引资与本土培育双轮驱动,全力推进旅游景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及基础设施等业态建设,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激活文旅产业发展动能。2022年以来,潦浒古镇、克依黑景区、嘉乐玫瑰谷庄园、北冲村农文旅融合项目、一半蓝·溪谷蓝莓主题庄园、沿江知青民宿、老城拾忆民宿等99个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用。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创建国家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3个,获评省级旅游名镇3个、名村4个,文旅版图不断拓展,为游客带来多元体验。

聚焦避暑康养,优化旅居体验

依托优越的区位、便利的交通、厚重的历史文化、秀美的自然环境、宜人的气候条件及完善的城市设施,麒麟区大力发展避暑经济,推动文旅向“康养旅居、全域旅游”转型升级。全区134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挂牌设立避暑旅游服务点,免费提供全域旅游地图、商家优惠手册及活动指南;开放“幸福食堂”及部分机关食堂,为避暑游客提供平价三餐;全面盘活宾馆酒店、自建房、闲置楼宇等资源,整合客房6.8万余间,充分满足游客旅居需求。

同时,着力打造沿江麒麟水乡文旅康养小镇、三宝温泉片区康养产业集群等特色基地,职教集团改造936间闲置职工宿舍建成千里行康养公寓,被编入《旅居云南首批典型案例汇编》。持续落实为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爱心公交卡、对外地游客实行“首违不罚”等暖心政策,联合景区、商圈推出系列旅居优惠套餐,切实降低避暑游客的生活及游玩成本,让“麒麟康养”品牌深入人心。

丰富业态活动,激活消费动能

麒麟区坚持以节造势、以节聚人,精心策划贯穿全年、四季联动、富有民族特色的节庆活动,先后举办“非遗”文化春节、万亩高山杜鹃花节、狂欢火把节等30余项节会赛事,成功打造千人舞麒麟、麒麟水乡龙舟赛等经典活动IP,形成“活力麒麟、乐美麒麟、丰收麒麟、印象麒麟”4个节会品牌,构建起“季季有主题、月月有赛事、周周有活动、人人乐参与”的文旅繁荣景象。

大型演艺活动同样亮点纷呈。张信哲、薛之谦、张韶涵等明星个人演唱会的举办,吸引15万人次涌入曲靖,创造综合消费8190万元,特色美食街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通过开发“演艺赛事衍生消费”,发动300余户商家推出演唱会专属折扣,开展“打卡领盲盒”“歌迷派对”等活动,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文娱二次消费,演唱会期间商圈客流日均增长15.4%,住宿入住达7.5万人次,直接拉动商圈消费超1500万元。同步打造“跟着演唱会去旅行”系列文旅产品,开展“云贵五城”文旅联合推介,引导旅行社推出“一日游”“二日游”精品线路。据统计,演唱会当天,全区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收入平均增长200%以上。

深化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麒麟区持续做好“旅游+”“+旅游”大文章,围绕“五张靓丽名片”,深入挖掘爨文化、红色文化、古陶文化的历史价值与时代内涵,提炼麒麟文化符号,打造出三宝五联曲靖红色文化第一村、珠街涌泉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潦浒千年陶瓷古镇等文旅融合新地标。其中,珠街涌泉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自2022年以来,接待各类参观团队320余个、游客4.5万余人次,实现收入180余万元,获评云南省委党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奋斗精神”省级示范线路。

立足本地特色乡村旅游资源,麒麟区因地制宜发展文化旅游、休闲观光、避暑康养等产业,建成潇湘升官屯、东山恩洪等农文旅融合项目,打造沿江大龙马房村、文华街道凤来社区等旅居特色村,通过作价入股、资产托管、租赁、承包经营等方式,让“沉睡资源”变身为村民增收“活资产”。2024年,全区3300余户群众由此实现年均增收1000余万元。以潇湘升官屯为例,通过土地、房屋、资产出租联结村民138户,鲜花种植联结33户,自营业态联结17户,普惠性分红覆盖245户,每年可带动村民户均增收3500元。

激活市井活力,拓宽增收渠道

结合客流分布与流动特点,麒麟区合理布局“小而美、小而精”的小微集市,打造花柯夜市等“网红打卡点”10余个,日均吸引客流约2万人,带动集体经济年增收20余万元,商户户均年增收5000余元。其中,“南市夜街”从昔日的“摊贩游击点”蜕变为如今的“旅麒首选地”;白石江江岸风情街获评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夜间经济焕发新活力。

此外,该区研究制定《麒麟区关于推行城市管理弹性措施的实施方案》,适度有序培育“地摊经济”,利用闲置空地、商圈及宽阔道路,开辟临时摊点摊区31个、摊位3200余个,吸引商户2700余户,集中售卖地方特色美食与产品。节假日期间,单个市场日均营收20万元左右,有效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与群众增收,让城市烟火气与文旅热度相互交融、协同共进,绘就繁荣新图景。


(旅游责编:拓荒牛 )
2025年08月15日 16:09[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