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羊城八景之“塔映花城”:优雅“小蛮腰”,广州最醒目的城市名片

8月3日晚,2025年“羊城八景”正式揭晓。

“塔映花城”“云山叠翠”“越秀风华”“荔湾胜境”“南沙旭日”“黄埔云帆”“欢乐长隆”“流溪烟渚”这八大盛景,融合展现了广州这座“英雄之城、活力之城”的山水之美、人文之韵、创新之魂。

在广州新中轴线上,“塔映花城”以广州塔为笔,蘸珠江碧波,写尽海心沙流光溢彩,铺展花城广场四季芳华。笔触南延,洇染海珠湿地天光云影。新时代,新中轴线,是珠江两岸延绵的脉络,是面向世界的窗口,更是羊城腾飞的脊梁。

600米的广州塔巍然矗立,以“小蛮腰”的优雅身姿成为广州最醒目的城市名片。登塔远眺,整座城市尽收眼底——向北可俯瞰花城广场的繁华盛景,向南能望见海珠湿地的盎然绿意。塔身夜晚的灯光变幻,与珠江两岸的璀璨灯火交相辉映,勾勒出广州最动人的天际线。

目前,广州塔旅游区正努力打造文旅商融合发展的特色旅游目的地:其一,加速推进国家5A级景区创建;其二,深化“江塔联游”品牌,新建3座码头并投入4艘纯电动游船,未来计划再增加5至10艘船;其三,构建“垂直城市商业生态”——广州塔广场将继续引入国际奢侈品牌及米其林餐厅,同步升级塔内文创空间开发“小蛮腰”系列产品。

花城广场位于广州城市新中轴线珠江新城核心节点,东起冼村路,西至华夏路,北靠黄埔大道,南临海心沙,是广州市最大的城市广场。

广场以大草地和花带为背景,并建有浮岛湖以及步行木栈道、大型喷泉、灯光广场等设施,广场地下空间将周边39栋商业办公楼、公共文化建筑的地下空间全部连通,成为观光、休闲、娱乐、购物等配套齐全的“城市客厅”。散落在花城广场各个方向,配置有便民空间,业态涵盖网红茶饮咖啡、特色餐厅、便民服务。

作为广州的“城市客厅”,花城广场周边有广州图书馆新馆、广州大剧院、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广州市第二少年宫、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广州国际金融中心等39幢建筑。2010年10月25日,花城广场全面向市民开放,因其规划理念超前,被誉为“特大城市中心区建设的典范”。每年,与法国、悉尼并列为世界三大灯光节的广州国际灯光节在此举办;春节期间,这里还会上演花城广场灯光音乐会。

花城广场夜景十分绚丽,照明设计是以“盛世自然境,流光不夜城”为主题,背靠广州塔,四周灯光璀璨,地下也布满了一排排闪亮的夜光道路,充满着活力和惊喜,置身其中让人流连忘返。

珠江夜色璀璨,一城灯火倾城。每至夜幕低垂时分,珠水悠悠,两岸摩天楼宇的灯光秀渐次绽放,忽而星河倾泻,忽而极光漫卷,展现出这座城市和白天截然不同的一面。北岸是巍然矗立的东塔、西塔,南岸是优雅的广州塔,“三塔锁江”的地标群在粼粼波光中交相辉映。而横卧江心的海心桥宛如一柄古琴,流线型的桥身点缀着星子般的灯光,仿佛随时会随江风奏响独属这座城市乐章。偶然几艘游船划开绸缎般的水面,身处船上的游人一边欣赏着美丽的珠江夜景,一边成为了珠江夜景的一部分。

在繁华都市中,海珠湿地保留了岭南水乡的乡愁记忆。万亩果林依旧飘香,河涌水道纵横交错,白鹭翩跹其间。这里既是城市“绿肺”,也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海珠湿地巧妙融合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生态理念,成为广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海珠湿地立足66公里、29平方公里圈层,以一个总体规划为统领,构筑环海珠湿地生态价值圈,组建环海珠湿地生态价值联盟,打造城央生态“产业对接厅”,构建资源整合、供需对接的绿色招商平台,培育“海珠合伙人”企业应用场景,利用稀缺生态优势助力优化提升全区、全市营商环境和招商吸引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塔映花城”不仅展现了广州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现代风貌,更诠释了这座城市将自然生态融入都市肌理的独特智慧。在这里,历史与现代对话,城市与自然共生,绘就了广州最动人的城市风景。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钧圣、何钻莹

海报/蒋秋平、陈齐

广州日报新花城

【来源:广州日报】


(旅游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