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海南日报
![]() |
在海口南珍茶楼,市民游客一边惬意地品尝着老爸茶,一边欣赏着琼剧演出。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琛 摄 |
文旅产业进入多元发展的3.0时代,正在经历从资源导向到情感导向的转型,文旅升级已是大势所趋。传统景区游览模式,正在被新崛起的旅游形式和模式替代,一场关于情感连结与价值共创的文旅升级正在喷薄而出。“宠粉文旅”“景粉文旅”“解压文旅”等新概念,掀起一股“情绪文旅”的浪潮。
什么样的旅游体验最重要?一项市场调查显示:获得积极的情绪价值(占比30%)、感受不一样的文化氛围(占比23%)、体验城市的特色美食(占比21%)排在前三位。游客对“情感体验”远超传统观光需求。今年“五一”假期,甘肃天水麻辣烫再次火爆,不只因为好吃,而且当地“宠粉”的热情更让人感动。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昌凤分析,“情绪文旅”还催生出一条新赛道——通过文化共鸣、情感互动创造记忆点,将一次性游客转化为长期“景粉”。“景粉文旅”将游客从“看客”转变为景区的“铁粉”与“共创者”。比如,故宫通过文创和沉浸式展览,激发游客的文化认同感,粉丝自发创作短视频、参与展览设计,化身故宫故事的探寻者与创造者。这种情感连接与主动参与,让游客忠诚度飙升,重游率远超传统景区。
新中式文旅作为一颗“新星”,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将古典韵味与现代审美融合,让游客成为文化之美的探寻者与创造者。如盘锦黑风关古镇的汉服巡游、无锡惠山古镇游、非遗打铁花体验,游客身着传统服饰、参与民俗活动,沉浸式感受国风魅力。
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解压旅游”正成为年轻人的刚需。人们开始追求“慢旅行”来释放压力、找回平静。数据显示,2023年“解压旅游”相关搜索量同比增长320%,“疗愈经济”正在重塑文旅市场。
比起人潮拥挤的传统景区,一些仅以“吃饭”“睡觉”“喝茶”为内容的文旅产品,似乎一夜间一位难求。浙江普陀山推出“禅修2日营”,客单价超2000元仍一票难求;云南普洱推出“茶山疗愈之旅”,采茶、制茶、品茶一条龙,预订量同比增长400%;上海“深坑酒店”推出“睡眠疗愈房”,助眠音乐+黑科技床垫,入住率超90%。
抖音上拥有270万粉丝的旅游博主“到远方旅行”告诉半月谈记者,文旅产业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景点旅游1.0时代。以标志性景点观光为主,走马观花,拍照打卡,旅游方式单一。二是文化旅游2.0时代。旅游进入“文化+”时代,各地开始深度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文化资源,旅游体验更加丰富和深入。三是多元发展的3.0时代。包括情绪游、主题游等在内的多种新兴旅游模式兴起。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更加注重获得愉悦、放松、治愈等情绪体验。
“到远方旅行”认为,“这种模式本质上是让文化从‘被观赏的展品’变为‘可参与的生活’,让城市从‘游客的目的地’成为主客共享的精神家园”。
(据半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