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浙里玩” 解锁博物馆“新玩法”

本文转自:杭州日报

“趣浙里玩” 解锁博物馆“新玩法”

浙江省博物馆人文探索体验馆焕新开馆

记者 陈友望 实习生 林雨菡

7月29日,一道时空之门在浙博之江馆区悄然开启,闭馆两月的人文探索体验馆焕新登场。在这里,观众被邀请加入了一场浙地文化互动探索之旅,浙江的万年文明如同卷轴般缓缓打开,铺陈出“流光秘境”“地层大冒险”“匠心活字坊”等七大体验空间。体验馆主创人员孙岱岳面对媒体采访坦言,本次展览的最大亮点就是在玩中学,寓教于乐,鼓励观众DIY(do it yourself),发挥创意。

踏入体验馆,一整面巨屏和投影共同构成了“流光秘境”:眼前的屏幕上,金色粒子聚散明灭,组合成巨幅良渚玉琮兽面纹;脚下,银白色线条在黑色地面勾勒出庄严肃穆的远古纹饰。十大镇馆之宝之前,每一步都仿佛踏响浙江万年的厚重回音。“太震撼了!”在光与影的交错中,一位观众仰头低语。

当撕去“不可触摸”的标语,文物便走向台前,不再做玻璃后的静默者。在“地层大冒险”中,观众可以化身考古学家,手持毛刷拂开虚拟土层,唤醒上山、良渚、河姆渡文化中沉睡的珍宝。戴上MR头显,在赛博世界解析“建筑密码本”,宋氏斗拱的复杂构件如同积木般悬浮于空中,手指点触拖拽,便被立体拼合。浙江古建的力学密码,在指尖重组中豁然开朗。

DIY创造的惊喜在“海丝朋友圈”达到高潮。或粘贴或涂色,观众在这里创造自己的海船,当把完成的卡片置于投影台上,亲手打造的小舟竟乘风破浪,从浙江启航穿越印度、罗马直抵埃及。地理的辽阔版图,在航线延伸中无声烙印于心。“匠心活字坊”内,墨香弥漫,活字印刷的凹凸触感、拓印得到的独特纹理、拼字成诗的奇妙巧思,让古老技艺化作可感的文化肌理。

“国宝奇遇记”的策划,则是力图击碎人们与文物间那道无形的隔阂。在这里,观众可以与浙博十大镇馆之宝进行“零距离”互动:拨动七弦琴的丝弦、抚摸良渚玉琮的刻痕、感受越王剑的寒光……

当离馆时,一份探索手账成了时光的实体信物——每个体验空间,都可以收集独特的贴纸和印章。手账采用风琴折页本样式,搭配展馆中不同的互动体验空间设置限定主题贴纸游戏,以及“我的文物之家”DIY构筑造景贴纸,让观众化身指尖上的“策展人”。观众还可以在手账特定区域集章打卡、记录探索心得,将专属观展纪念带回家。

当文物从展柜走向指尖,当历史借科技流转掌心,焕新开放的人文探索体验馆带来了一场穿越万年时光的互动课堂:唯有让观众成为创造者,沉睡的历史才能真正被赋予呼吸与心跳。


(旅游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