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申波)时下,包括我市在内的华北、东北广大地区,已经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这一时段降水最为集中,与暑期出游高峰相叠加,为此,此时段外出旅游防汛尤为重要。消防救援部门提示,汛期外出旅游要关注各类预警信息,重点关注天气预报,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渠道,及时了解当地未来的天气变化、洪水预警和地质灾害风险等级信息。具体而言,要做到“五警惕”和“八不要”:
“五警惕”包括,要警惕野景点,一些人单纯地认为,未开发的野景点原汁原味,最有游玩价值,人少,体验感会更好。殊不知,这些未被开发的景点,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旅游配套服务,无法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要警惕涉水项目,谨慎参与划船、漂流、浮潜等高风险涉水项目;要警惕地质灾害,在山区、河谷等地游玩时,要警惕异常声响,防范山体滑坡、落石、泥石流、山洪暴发等自然灾害,尤其是在降雨之后,尽量避免到上述地方游玩;要警惕水位暴涨,遇到强降雨、水库泄洪等情况,可能导致下游河流水位骤升,涉水活动时容易遭遇意外;要警惕雷电大风、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在空旷地带、山顶、树下等区域易遭雷击,暴雨时能见度低,驾车过程中要减速慢行。
“八不要”包括,雨季尽量不要前往山岳型、峡谷型、涉水型旅游景区,防止遭遇意外;不要进入未开发区域进行登山、游览、探险、戏水、露营等;不要“野泳”,少年儿童不要独自在水域嬉戏,更不能在野外游泳;不要在滩涂、河道、山脚、泄洪道等区域游览、野营和露宿;不要在危险位置拍照,警惕落石、跌落等风险;不要乘坐未配备必要救生设备、超载的游船;在户外遇到雷雨天气时不要在大树底下避雨,远离河流湖泊、稻田以及空旷地区;不要慌不择路,遭遇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和崩塌等危险时,应迅速向两侧高处跑。
此外,遭遇险情灾情后,一定要听从指挥安排,如果所在地区发布了防汛预警或要求转移,要严格听从防汛指挥部门的统一安排,有序地转移到指定的安全地点,不要擅自返回危险区域。在转移过程中,要注意携带好必要的物品和证件;要注意卫生防疫,在防汛期间,要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避免接触污水和饮用生水,防止感染疾病。如果接触了洪水,要及时清洗身体和衣物,并对环境进行消毒;要互帮互助,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帮助身边有需要的人,如老人、儿童、残疾人等,共同应对灾害。太原晚报
【来源:太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