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婚姻登记 文旅的新风口

拓荒号:拓荒牛 (开说)

本文转自:广西日报

邓琦琪

新事快论

邓琦琪

5月10日,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政策开始施行,许多城市推出“旅游登记结婚”新业务,将婚姻登记部门设在历史保护建筑、公园等热门景点,为新人提供浪漫独特的登记体验。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赛里木湖、浙江淳安的千岛湖、湖南长沙的铜官窑、江西吉安的钓源古村等都设有专门的结婚登记处,成为领证游玩、打卡拍照的人气选择。

新规破壁需求驱动,为婚登牵手文旅提供可能。近年来,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在多地试点推行。今年5月10日,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施行,这一政策在全国范围正式落地,新人在婚姻登记地点的选择上更便利自由。一些地方积极提供配套政策支持,如今年7月,深圳大鹏新区经考察,选定首批6家结婚登记户外颁证点,将其嵌入当地热门景区线路,由政府主导,推动婚登服务从窗口向户外延伸。

当前,年轻一代对仪式感和个性化更为渴求,前有旅行结婚、目的地婚礼,现有旅行领证、婚登旅游,许多新人既希望保留传统仪式,延续契约精神,又突出专属于“小两口”的创新表达,创造更有故事感的婚登体验,这些都为搭建“婚登+文旅”新场景培育了土壤。

解锁景点登记“甜蜜玩法”,广西也不乏尝新探索,早在全国浪潮之前,广西已播下浪漫的种子。2022年,南宁市西乡塘区在邕江畔打造广西首个公园式婚姻登记处,让“一纸婚约”签订在城市的盎然绿脉间;今年年初,钦州市灵山县升级该模式,在六峰山公园旁建设282平方米的登记处,搭建中西颁证场景;今年5月,崇左市首个4A级旅游景区婚姻登记服务点在太平古城启用,让爱情驿站隐于青砖黛瓦间……各地的创新尝试,将婚姻登记转化为文旅消费入口。

让景点登记游成为撬动本地文旅产业的新支点,光在景区“搭台子”“摆桌子”还远远不够。要实现“婚登+文旅”的深度融合,更重要的是要因需而变,充分挖掘利用本地文化和自然资源,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推动跨界融合,开发出系列有地域特色的“甜蜜产品”。例如,青岛精心推出的“海誓山盟”爱情旅游线路和婚旅融合线路,有效串联了当地旅游景区、风格酒店、特色民宿、摄影场景等资源,覆盖10余个相关产业;浙江淳安的千岛湖婚姻登记中心,联合了多个户外基地推出套餐,为前来登记结婚的新人发放多景区全年免门票的福利。当“领证游”能提供丰裕的体验、沉浸的参与和愉悦的回忆,新人们自然更愿意在此停留和消费。

风口之上,需要科学规划突出特色。景点登记游,释放了文旅消费潜力,但这一模式未必适合在所有城市、各个景点全面铺开,应充分考虑当地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将重心放在提升文化内涵和独特性上,突破“环境优化”的单线思维,跳出“景点+领证”的简单叠加模式,避免其成为下一个同质化、套路化的重灾区。如此,才能行稳致远。


(旅游责编:拓荒牛 )
2025年07月18日 21:01[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