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师生涌入肃南,博物馆藏宝无数,操场却成欢乐海洋

7月10日,甘肃肃南县城来了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张掖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1600多名师生,坐着大巴车,浩浩荡荡开到祁连山脚下。他们不是来旅游的,而是要开启一场特别的研学之旅,感受裕固族的民俗文化。这一天,博物馆里满是历史的故事,操场上全是欢笑和汗水,年轻的心和多彩的民族风情撞了个满怀。

大巴车队早上十点稳稳停在肃南县民族博物馆门口。车门一开,学生们像潮水一样涌出来,抬头就看到博物馆厚重的门头,再往远处看,祁连山的绿色轮廓映入眼帘。一下车,历史和自然的味道就扑面而来。学生们整好队伍,分成两拨,一拨直奔博物馆,一拨冲向旁边的操场,研学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博物馆里,学生们跟着讲解员走进陈列长廊。展柜里摆满了裕固族的宝贝,有精致的服饰、古老的工具,还有记录历史的物件。讲解员讲得生动,学生们听得认真,眼睛瞪得大大的。裕固族的历史不再是课本上干巴巴的文字,而是一个个能摸得着、看得见的故事。有的学生还掏出小本子,边听边记,生怕漏掉什么。

操场上更是热闹得像过节。学生们玩起了裕固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有“拉爬牛”“顶杠子”“拔棍”,还有最受欢迎的拔河比赛。赛场上,大家使出浑身力气,脸憋得通红,围观的人喊得嗓子都哑了。比赛间隙,悠扬的裕固族民歌响起来,学生们穿上民族服装,围成圈跳起了锅庄舞。操场瞬间变成欢乐的海洋,舞步整齐又带劲,连旁边的老师都忍不住跟着晃。

有个叫黄莉英的学生,笑得合不拢嘴。她说,坐大巴来的路上,窗外的风景美得像画,到了操场拔河、跳锅庄,穿着民族服装觉得自己特别帅。她还说,这种活动比坐在教室里听课有趣多了,玩着玩着就学到了不少东西。

另一个学生张悦也特别兴奋。她说,肃南的风景好看,裕固族的热情让人暖心。她最喜欢博物馆里那些古老的展品,感觉像是穿越到了几百年前。她还悄悄许愿,以后有机会还要再来肃南玩一趟。

带队的张楠老师对这次活动赞不绝口。她说,学生们在博物馆里学到了裕固族的文化,操场上又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这种“走着学的课堂”比课本强多了,不仅让学生们了解了民族历史,还让他们更懂得珍惜团结和友谊。

这次研学活动由肃南县祁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组织。负责人苏浩霞说,肃南有漂亮的祁连山风光,还有深厚的裕固族文化。他们设计了“祁连山下‘趣’时光——我在肃南牧牛羊”这个研学项目,就是想让学生们在玩中学习,了解裕固族的历史和生活方式。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还通过团队活动增强了他们的合作意识。

肃南县这几年一直在推研学项目。数据显示,2024年,肃南接待了超过5000名学生来研学,涉及全国十几个省市。每次活动,学生们都会通过实地看、亲手做、听讲解,了解草原游牧生活和民俗技艺。比如,他们会学着搭蒙古包,试着做裕固族的传统手工艺品,还会听老艺人讲过去的故事。这些活动让孩子们既开了眼界,又对民族团结有了更深的体会。

这场研学活动就像一场文化大餐。学生们在博物馆里“吃”到了历史的味道,在操场上“尝”到了团结的快乐。裕固族的民歌、舞蹈、传统游戏,都让这些年轻人感受到了一种不一样的热情。活动结束时,很多学生依依不舍,说回去要把这些见闻分享给家人朋友。

这样的活动,其实就像家里的老照片。翻开一看,满满的回忆和温暖。肃南的研学之旅,不仅让学生们学到了知识,还让他们对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里的人有了更多的尊重和热爱。未来,这样的活动肯定会越来越多,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中国的民族文化,感受到团结的力量。


(旅游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