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星城长沙开启炙烤模式,即便到了夜间,暑气也依旧迟迟不肯消散,去哪里找寻一个能放松身心、躲避酷暑的好去处?近日,不少长沙市民将目光投向了夜间延长开放时间的湖南博物院,在这里既能享受夏日清凉,又能徜徉于历史文化的海洋,俨然成了夏日“文化避暑”好去处。
△湖南博物院延长开放时间,变身夏日“文化避暑”好去处。
日前,湖南博物院发布了关于暑期延长开放时间的通告。通告称,将于7月1日至8月31日(周一闭馆)实施延长开放,每天开放时间延长至20:30(20:00停止入馆)。同时,在开放时段,湖南博物院本院每日增加预约名额5000人(仅限散客),入馆时段为17:30-20:00。
当夜幕如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缓缓地笼罩住这座城市,湖南博物院门口却依旧热闹非凡,游人如织。五彩斑斓的灯光洒在人们身上,映照出一张张充满期待的脸庞。
7月8日晚,潇湘晨报记者走访湖南博物院,发现了这处文化避暑打卡地的独特之美。走进湖南博物院大厅,就看到一群朝气蓬勃的少年,他们手中拿着造型各异、色彩鲜艳的文创雪糕,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一边拿着手机自拍。雪糕的甜蜜气息在空气中弥漫开来,与少年们欢快的笑声交织在一起。不远处,一个穿着休闲 T 恤的男子站在博物院的大门前,微微仰起头,掏出手机,以博物院那古朴庄重的建筑为背景,对着手中一本封面精美的书籍拍照,嘴里还念念有词:“我先打卡纪念一下,这独特的氛围可得好好留存。”
△湖南博物院延长开放时间,变身夏日“文化避暑”好去处。
与商场、电影院等常见的避暑场所不同,博物馆有着独一无二的魅力。在这里,市民们既能消暑,又能增长历史文化知识,于是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开启一段充满意义的亲子消暑时光。在一个展厅里,一个小女孩被展柜上方的墨绿投影照得小脸发亮,她伸长藕节一样的胳膊,眼睛瞪得大大的,兴奋地指着画面中千年之前的瑰丽景象,嘴里不停地问着:“妈妈,这是什么呀?好漂亮!”戴着眼镜的学生则双手撑在台面上,身体微微前倾,眼睛紧紧盯着展品,安静地体会着“江西填湖广”那段深刻的历史,仿佛穿越时空,与先辈们进行了一场无声的对话。年轻人也纷纷相约博物院,把这里当成了兼具社交和休闲的好去处。他们三两成群,一边欣赏着展品,一边拍照合影留念。
△湖南博物院延长开放时间,变身夏日“文化避暑”好去处。
值得一提的是,湖南博物院的宽敞空间里,分布着多个风格各异的展厅和舒适的休息区。市民们可以自由地在各个展厅之间穿梭参观,也可以静静地坐在休息区,放松身心。家住在德雅路附近的长沙市民张先生说:“大家可能并不是只奔着消暑才在晚间来到这里,但在盛夏的傍晚,走进湖南博物院,一边感受到凉爽的气息,一边又可以看看展览,增加自己的文化历史知识,其实从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博物馆的存在价值。”
带着小朋友来到湖南博物院的郑女士也表示,“孩子放暑假了,我们预约了晚间在湖南博物院的参观,避开了白天比较多的人群,而且晚上走进这里,有一种夏日清凉的独特魅力。这次晚间的博物院之行,对于孩子来说,是一次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对于我而言,更是一次与孩子共同成长的美好经历。”
△湖南博物院延长开放时间,变身夏日“文化避暑”好去处。
可以说,博物院的纳凉热潮,体现出了长沙市民对高温天气的机智应对,它不是单纯的乘凉圣地,而是一个综合了文化体验、社交互动、知识获取的奇妙场所。市民们在享受清凉的同时,也让心灵得到了滋养。这种“文化避暑”模式,说不定会成为未来夏夜的新常态,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一抹别样的色彩。
潇湘晨报记者周诗浩 实习生季晨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