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城老君山村变身郊野生态公园

本文转自:湖北日报

取经堰河 村游“出圈”

谷城老君山村变身郊野生态公园

谷城县老君山村开发的“太空舱”旅游项目,让游客夜宿青山绿水,观赏满天星辰。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迹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褚楠 通讯员 陈洪涛

5月13日,从谷城县城出发,沿303省道驱车9公里,便来到城关镇老君山村。

沿着村道漫步,白墙黛瓦的民居干净整洁,3公里森林游步道游人如织,君山药谷里黄精长势喜人。

“我们把堰河经验转化为‘君山实践’,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谷城县城关镇老君山村党支部书记黄明星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介绍。

这份发展底气,源于对堰河经验的借鉴与创新。

地处汉江畔、省道边的老君山村,因樱花谷声名远扬,十里樱花长廊栽种45个品种、8万余株樱花,每年吸引众多游客打卡。

然而,昔日靠山吃山的粗放发展,曾让村庄陷入“越穷越留不住人”的困境。创建3A级景区时,又面临“一季热、多季冷”的发展瓶颈。

2017年秋,黄明星率领村干部奔赴五山镇堰河村考察交流,当地茶产业与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让他深受启发。

“给钱给物不如建好支部,领头雁就是定盘星。”他将堰河村党委书记闵洪艳“党建引领、生态立村、产业富民”等治村理念,认真记在考察笔记中。

回村后,老君山村迅速行动,从堰河经验中探索乡村振兴新载体。党员群众大会上,“七个一”工作法应运而生:当好一只领头雁、带好一个班子、管好一支队伍、发展一个好产业、办好一批民生实事、制定好一套管理制度、形成一种好风气……

“堰河有茶园,我们有1.6万亩山林;堰河有民俗园,我们主打樱花谷。”村两委找准定位,聚焦“花经济”与“林下经济”,延伸产业链条。

去年2月,投资100余万元的环樱花谷森林游步道开建,串联起太空舱、古窑民居、水榭大舞台、山野书吧等体验式项目。

为提升游客体验,村里同步推进旅游配套升级。“九堰一居”新建4栋独栋庭院式高档民宿,30多家农家乐蓬勃兴起,带动近百名村民就业。

村里还积极吸引湖北绿尚农林科技等经营实体投资1000余万元,大力发展黄精产业。今年夏天,村集体投资50万元新建的黄精加工厂即将投产,通过九蒸九晒工艺,将黄精制成养生茶、健康饼,预计年增收200万元。

春樱夏荷,秋桂冬梅,四季皆景的老君山村已累计接待游客150万人次,先后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湖北旅游名村。

“靠生态打底、干部带头、干群齐心,才有了今天的老君山。”黄明星说,老君山村将深化产业布局,推进公司化运作,打造谷城郊野生态公园,建设集住宿、露营、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新型乡村旅游集群,让绿水青山持续释放生态红利。


(旅游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