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大河报
老年人更需要什么样的“景区适老化”?
听听这几位老人怎么说
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铁集团等9单位近日印发的《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 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新华社发 徐骏 作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韩懿亭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长,老年旅游市场愈加旺盛。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拥有了充裕的时间和相对宽裕的经济条件,他们背上行囊,成为外出旅游观光的重要力量。
那么,老年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景区适老化”呢?让我们听听这几位老人怎么说。
64岁的赵阿姨:公厕最需要“革命”
希望休息设施可以再多一些
64岁的赵阿姨是位资深“驴友”,她笑着对记者说:“景区的一些设施,对我们老年人来说,确实需要改进。”赵阿姨提到的第一项改进就是公厕。“公厕的设计要考虑到老年人的需求,不仅要有扶手,地面还要防滑,最好有专门的坐便器。”赵阿姨认真地说。除了公厕,赵阿姨还建议景区多设立休息设施。“我们老年人走不了多远就容易累,要是能在景区里多一些休息区,那就太好了。”赵阿姨补充道。此外,针对老年人腿脚不便的问题,景区的游客步道也要进行改造,尽量平整宽敞,坡度尽可能降缓,让老年人也能轻松漫步在美丽的风景中。
72岁的朱大爷:对于老年旅客来说急救人员必不可少
“有一次,可能是因为景区里人太多,异味较大,我突然感觉头晕目眩站不稳差点摔跤,幸好旁边有人及时帮忙,才没出大事。”72岁的朱大爷回忆起一次出游时的惊险经历,依然心有余悸。“希望景区能配备急救人员,有效降低老年人旅游风险,毕竟我们老年人出门在外,安全是最重要的。如果景区能有专业的急救人员随时待命,那我们就更放心了。”朱大爷感慨地说。
66岁的钱阿姨:希望能开辟老年人专属游览区,人工服务也很重要
66岁的钱阿姨建议景区可以开辟针对老年人的游览区。“老年人爱问、喜静、注重历史文化内涵,所以我们可以组织一些休息休闲、养生养心的文化活动。”钱阿姨兴奋地说,“比如地方戏演出、书画展、健身活动、国学讲座等,这样既能满足我们的精神需求,又能让旅程更加充实。”
在服务方面,钱阿姨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现在智能设备越来越普及,但我们老年人对这些操作不太熟悉。所以,景区应该保留人工服务,提升服务人员的同理心和责任感,让我们老年游客感受到更加贴心和专业的服务。”
68岁周大叔:线上线下购票并行,传统服务方式也要保留
68岁的周大叔是个科技迷,但他也深知智能设备对老年人带来的困扰。“景区应该继续保留线下购票渠道,给不太会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提供便利。”周大叔说,“另一方面,线上服务也要进行优化,简化操作流程,设计简洁明了的操作界面,采用大字体、大图标等,让我们老年人也能轻松上手。”
周大叔还提到,景区在推广智能设备的同时,也要保留传统服务方式。“比如提供纸质地图和指南等,这样老年人就不会因为不会用智能设备而感到迷茫了。”周大叔笑着说。
70岁的丁大叔:
智能技术引进不忘适老化
让旅游更舒适
“各地景区在引进智能技术时,也要增加适老化服务。”70岁的丁大叔说,“比如专为老年人提供的电子语音讲解、老年人通道提示、自动感应灯光、助老电动轮椅、老年人耳机等,这些智能技术的引进都能让我们老年人在旅游时更加舒适、放心。”
多地探索适老化改造
这些经验值得借鉴
如何进行适老化改造升级?不少地方已经有了成功的探索和经验。记者查询资料了解到,在山东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一条山地无障碍通道让老年人和残障人士也能轻松到达海拔接近千米的人行悬索桥,一览群峰之美。宁夏银川的西夏陵景区则定制了老年人专属服务,包括提供智能讲解器、共享轮椅等设施设备,还在灯杆、厕所、电梯安装一键求助紧急按钮,配备专业医疗人员及时提供服务。此外,一些景区已经开始增设无障碍通道、缓坡、无障碍厕所等设施,在游客服务中心设置老年人绿色通道等,以方便老年游客游览。
而针对老年人的安全,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古城景区更是下足了功夫。他们设置人脸识别系统、高空瞭望点和高清视频监控,对走散或迷失的老年游客以及遗失物品进行图像识别并精准定位寻找。同时,景区还设置一键报警柱,与景区视频监控系统、语音广播系统联动,并与公安系统并网相连,实现“警景联动”。老年游客如有求助需求,通过求助按钮即可直接语音寻求帮助。
“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他们对‘诗和远方’的向往,不应受阻于年龄门槛。”一位资深“旅友”对记者表示,相信随着文旅市场适老化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景区开始关注老年人的需求,进行适老化改造,未来的“夕阳之旅”一定能够更加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