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天津日报
文化中国行
假期沉浸式感受津门非遗魅力(图)
记者 刘桂芳 记者 曹彤 摄
|
“桥边”非遗展吸引游客驻足。 记者 曹彤 摄 |
“五一”假期里,我市推出多项活动,展现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与创新活力,让市民游客获得沉浸式体验。
“桥边”非遗展聚人气
假期里,天津古文化街亲水平台一侧人头攒动。由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全市16个区文化和旅游局以及杨柳青画社、泥人张彩塑工作室、津药达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益德成(天津)闻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举办的“桥边”非遗展,1日至3日下午在这里举行。
现场,杨柳青木版年画、泥人张彩塑、达仁堂传统蜜丸制作技艺、益德成闻药制作技艺以及全市16个区的代表性非遗项目汇聚于此,包含美术、技艺、美食、养生等多类别,生动展现了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在泥人张彩塑展台前,《五虎上将》等作品展示出泥人张彩塑技艺创作题材广泛、用色简雅明快等特色;在巧妹红妆绳艺展台前,该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吕敏制作的传统文化元素挂饰色彩艳丽,令人眼前一亮;在天津葫芦制作技艺摊位前,造型丰富、具有实用性的葫芦产品令人爱不释手。
现场品类丰富、价廉物美的非遗主题文创产品和衍生品也受到人们喜爱。在杨柳青木版年画展台前,天津杨柳青画社原创的年画元素文创产品十分抢手。哪吒、福娃、仕女等系列,从冰箱贴、马克杯,到立体纸雕、团扇、书签,吸引游客驻足选购或拍照。山东游客张旭选了一个哪吒图案的立体纸雕作品,他说:“今年哪吒元素的各类文创作品很多,但立体纸雕的哪吒我第一次看到,特别喜欢。”“杨柳青木版年画大名鼎鼎,没想到你们做的文创产品能提炼出传统年画经典元素,并融入日常生活,符合年轻人的审美。”杭州游客李晓峰说。
手作体验受青睐
由天津市消费流通促进会主办,河东区文化馆等协办的“津沽本草集”系列活动,5月1日至5日在河东区爱琴海购物公园前广场举行。活动中,人们可以“一站式”参与非遗手工艺品的制作。有人在风筝上绘就属于自己的独特记忆;有人亲自上手扎染一件独特的文化衫;也有人在工作人员指导下感受茉莉花茶拼配工艺的独特韵味。在扎染体验区,“00后”设计师陈小鑫将“王者荣耀”中的角色融入传统纹样,引得年轻游客争相体验。“原来非遗可以这么潮!”大学生赵雨桐展示着刚完成的文化衫说道。
在时代记忆非遗馆摊位前,文创非遗锦盒引发关注。工作人员介绍,该款非遗锦盒借鉴盲盒玩法,开发出系列产品,包括城市版、九宫格、百家姓等,“锦盒内的产品以不同的非遗项目为基础,融入更多时尚潮流元素,提升作品的文化底蕴。”市民周倩打开一个“百家姓”盲盒,取出篆刻家族姓氏的掐丝珐琅吊坠,她兴奋地说:“这个盲盒既有文化传承,又有时代气息,真有趣。”
现场推出的非遗技艺手工体验材料包有18大类近30款,受到家长欢迎。工作人员介绍:“我们的材料包,包括银丝镶嵌、仿古拓印、古法香膏等,可以让大家更好地体验非遗魅力。”现场,一位家长带着孩子正在挑选。“我选了几款准备回家和爸妈一起做。以制作非遗手工的方式度过假期,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小学生淘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