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客1790.8万人次!旅游总花费209.8亿!这个“五一”北京旅游实现双增长

拓荒号:拓荒牛 (企业头条)

五一假期落下帷幕,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今年五一假期,北京文旅市场热度全面升温,全市接待游客总量1790.8万人次,同比增长5.6%;实现旅游总花费209.8亿元,同比增长6.9%。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消费创历史新高。

北京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消费实现双增长

“五一”假期,北京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消费实现双增长。全市接待游客总量1790.8万人次,同比增长5.6%;实现旅游总花费209.8亿元,同比增长6.9%。游客接待量排名前十的景区(地区)分别是:王府井、奥林匹克公园、天安门地区、西单、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什刹海风景区、南锣鼓巷、天坛公园、颐和园和前门大街。

北京多个乡村推出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吸引市民游客前来体验“微度假”的乐趣。平谷区举办第二十七届北京平谷国际桃花节,打造全国首个“全龄层沉浸式桃花元宇宙”,为游客奉上一场集赏花、文化、科技等于一体的春日盛宴。怀柔区充分利用国际电影节活动热度,推出13条春季旅游线路,并推出“电影+酒店”“电影+民宿”优惠促销活动。此外,“民宿+亲子”“民宿+研学”“民宿+采摘”“民宿+非遗”等多元体验产品吸引力爆棚,云水花溪、美山、金塔仙谷等甲乙级民宿出租率超过85%甚至满房。

北京入境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42.4%

五一假期,北京入境旅游强劲升温,“ChinaShopping”成为新风尚。北京在通关、支付、离境退税等方面全方位提升入境游便利度,实现游客规模与消费能级双向跃升。全市共接待入境游客10.4万人次,同比增长42.4%;实现入境旅游花费11.3亿元,同比增长48.0%。

北京持续推出多语种离境退税指南和退税商店电子地图,境外游客可用手机查找退税商店并一键导航;推动航空公司完善临时入境许可申请、国际国内联程中转等入出境通关流程,提升通关效能。颐和园、天坛、北海、景山、动物园等外国游客集中的景区安装了自助式中英文导览机。地铁8号线王府井站开通地铁首家货币兑换店,支持兑换币种超过40种。多项利好政策措施综合发力,吸引大批外国游客来京开启“旅游+购物”的旅购模式。

作为首都文旅一站式购物中心,秀水街大厦接待入境游客人次同比提升53%,销售额同比提升67%。其中,欧美团组游客上升比重较大,外国游客被琳琅满目、高性价比的“中国制造”所吸引,“中国礼物”“北京礼物”成为入境游消费重点。

长城夜游点亮假日文化盛宴

五一假期,北京以音乐节为城市活力引擎,创新“文旅+”消费场景,通过音乐IP联动食宿游购产业链,实现“流量”向“留量”的立体转化。昌平区依托“2025千帆音乐·元气森林音乐节”,推出“一张票根玩转昌平”促消费活动,打造“音乐+文旅”的沉浸式体验,实现综合收入6593.05万元。延庆区2025北京超级草莓音乐节开幕首日吸引超3万游客雨中赴约,世园公园周边酒店入住率100%,三天带动直接和衍生消费达6000万元。

北京以长城夜游为“文化焕新”突破口,融合光影科技、潮流艺术与历史叙事,打造“可触可感”的沉浸式夜经济场景,为文旅融合注入新动能。八达岭夜长城通过灯光秀、实景演出重现长城历史文化,并新增明代将领互动、国风电音派对等新玩法;慕田峪夜长城携手电影嘉年华打造“长城星空影院”,为游客带来《雄狮少年》《末路狂花钱》等精彩大片及夜景激光秀和互动表演;居庸关夜长城推出街舞大赛、迷笛音乐节等主题活动,以“古今对话”为主线,构建全时段、多维度的文旅体验场景。

1664场营业性演出吸引观众约66.8万人次

五一假期,北京演出市场大放异彩,演唱会引流效应明显。全市举办营业性演出1664场,吸引观众约66.8万人次,实现票房收入约2.4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约10%、10.9%、29%。

大型演唱会席卷京城。2025张杰未·LIVE—「开往1982」演唱会在国家体育场连唱三晚;2025新裤子「北海怪兽」演唱会登陆北京工人体育场;汉斯·季默传奇音乐会在华熙LIVE·五棵松上演。华熙LIVE·五棵松围绕演唱会前后的消费时段打造“5小时生活圈”留住观众,60多家餐饮商户营业到凌晨2点,为散场的观众提供深夜食堂,并巧用“票根经济”对接20多家酒店提供折扣,有效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商业消费。

此外,北京各区针对节日消费市场特色与需求,深度整合非遗资源,推出多项非遗活动,为市民游客提供兼具文化深度与游玩趣味的假日出行新选择。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赵婷婷

编辑/胡克青


(旅游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