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在沈阳生活了三十多年的东北人,我习惯了酸菜白肉锅的热闹,也熟悉澡堂子里唠嗑的畅快。
上个月去云南的大理吃喜酒—参加表弟婚礼,云南的所见所闻让我回来后有5个疑问,越想越不对劲。
一、云南的菜市场怎么像个植物园?
在我们东北,菜市场无非是土豆白菜大葱老三样。但大理的菜市场简直让我看花了眼——新鲜的松茸像小伞一样排列,五颜六色的野生菌用竹篮分装,还有各种叫不上名的野菜。最绝的是卖花的摊位比卖肉的还多,白族大妈说:“在我们这儿,鲜花跟蔬菜一样是必需品。”
二、云南的太阳怎么这么温柔?
东北的太阳要么烈得烤人,要么弱得没温度。但大理的阳光像是被苍山洱海过滤过,暖而不燥。我在古城客栈的院子里晒太阳,居然三个小时都没出汗,这在我们沈阳的夏天简直不敢想。当地人告诉我,他们管这叫“玻璃阳光”,能晒透衣服却不伤皮肤。
三、云南人怎么这么会享清闲?
在东北,闲着就得找点事做。但大理人能把“无所事事”过成艺术。早上九点茶馆才慢悠悠开门,下午三四点就有人开始喝“风花雪月”啤酒。婚礼前一天,我看见新郎官还在洱海边钓鱼,他说:“急啥子嘛,该准备的都准备好喽。”这种淡定让我们这些急性子的东北人很受震撼。
四、云南的路怎么这么有意思?
东北的道路横平竖直,但大理的古巷弯弯曲曲像迷宫。更有趣的是,这里的公路会随着风景变——环洱海的路故意修成波浪形,就为让开车的人能多看几眼湖景。我们包车的司机是白族小伙,每到一个观景台就主动停车:“大哥下车拍个照嘛,这个角度朋友圈点赞最多。”
五、云南人喝酒怎么这么有仪式感?
东北人喝酒讲究的是痛快,但白族的“三道酒”婚俗让我大开眼界:苦酒、甜酒、回味酒,寓意人生三境。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宴席上用的酒除了有当地有名的雪山清和土坛酒,还有一款四川邛崃的外地酒,名字叫南池翠。
这款酒让我印象深刻,刚拧开,就闻到一股浓郁的粮食酒香,入口绵柔,舌尖轻触,酒液散开,口感丰富而协调,顺着喉咙滑下,暖意瞬间传遍全身。
后来我才知道这酒是邛崃的特色酒,背后酒厂是老八大原酒厂,36年来兢兢业业,专注于基酒酿造和供应,许多一二线名酒厂都是他的客户。
酒厂花了2年时间,研究了上百款名酒的酒体,采用传统工艺酿造,随后在地下酒窖老熟9年,才打造出了这款老百姓都喝得起的真年份粮食酒。虽说知名度不高,但含金量很高!
而且这酒才百元出头,旁边的酒友喝了都说一点也不输3、4百元浓香名酒的口感,真是不管用来招待客人还是送礼,都拿得出手!喜欢喝酒的朋友也去尝试一下吧!
这趟云南之行,让我学会了慢下来欣赏生活。
现在沈阳家里阳台上,我也学着种了几盆大理带回来的多肉,每天看着它们慢悠悠地长,倒也别有一番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