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所知,很多即将退休的人在被问及退休后的计划时,几乎都会脱口而出:“外出旅游”。
“去世界各地走一走”、“看看外面的世界”、“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去没去过的地方”……类似的想法层出不穷。当年,我在退休前也曾这样设想过。
事实上,大多数人可能和我一样。从求学时期开始,便忙于读书考试;工作后,沉浸在繁忙的工作中,经常加班;即使回到家中,也要操持家务,周而复始。即便是假期,也常常被各种琐事占据,很难抽出时间去远方看看。
因此,退休后,不再需要按时上下班,也不用加班加点,更无需考虑工作的压力……终于有了完全自主支配的时间,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种感觉,就像从笼中飞出的鸟,充满自由与期待。
现实中,退休人员确实是旅游队伍中的一大主力。有的报名旅行团,有的与朋友结伴同行,有的选择公共交通出行,也有的自驾游览各地……
有人可能会疑惑,旅游既要花钱,又容易劳累,为什么退休人士仍然乐此不疲?
每次出发前往新的旅行目的地,我的心情都会异常兴奋,充满期待和憧憬。
踏上旅途后,生活中的烦恼似乎被抛诸脑后,心情变得轻松愉悦。
沿途的风景——巍峨的群山、清澈的湖泊、蜿蜒的溪流、高耸的峻岭……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松身心,沉浸其中。
置身大自然,仿佛融入了这片辽阔天地,被美景包围的瞬间,心境也随之豁然开朗。
我出生在内蒙古的一个贫困山区,小学、初中都在村里读书,直到初三才有机会去镇上的学校。那时,我去过最远的地方是50公里外的县城。乘过火车,但从未见过飞机,甚至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何种模样。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城市,对我而言,遥不可及。
小时候,我以为村外就是世界的尽头,不知道山外还有更大的山,甚至不理解“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真正含义。
后来,我到呼和浩特上大学,见到了高楼大厦、公交车、青山绿水,但并没有特别强烈的认知变化。
直到退休后开始旅行,我才真正见识到世界的辽阔。更险峻的山脉、更郁郁葱葱的森林、更广阔的草原、更清澈的湖泊……这些景象不断刷新着我的认知。
我曾经以为内蒙古的自然环境恶劣,是贫困的根源。但当我走遍更多地方,发现许多地区的条件甚至比内蒙古还要艰苦时,却看到当地人努力改善环境,创造宜居的生活空间。这些经历让我对世界、对环境、对人的思想观念都有了新的思考,也促使我重新审视曾经的认知。
虽然我接受过大学教育,但在年轻时,知识大多是为了应试而死记硬背,考试结束后,许多内容便忘得一干二净。
因此,每次旅行,我都会抓住机会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不仅满足味蕾,也更深入地了解各地的饮食文化和民俗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