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20号飞船遭受太空垃圾撞击,我们目前能不能在太空修复?

11月5日神舟20飞船遭太空碎片撞击,如今已推迟返回4天之久。

在这段时间当中,航天部门通过开展缜密的风险评估与排查工作,确保航天员与飞船的安全。

众所周知,在地面上,设备设施坏了,我们有着很多修复的方法,比如电焊,打胶,打补丁,那么在太空呢?

这些方法似乎都不能用了,那么我们应当如何修复被微小太空垃圾撞伤的飞船呢?

通常地面的维修方法不再适用于太空飞船维修

电焊,切割,这些传统的修复方法,需要氧气作为助燃剂。

太空中没有氧气,而且电力也不是那么充足,再用电焊,切割,显然很不合适。

太空垃圾的速度,已经达到了第一宇宙速度之上,哪怕是几毫米的微小碎片,也会让飞船出现大的伤疤。

神舟20号飞船就是被2mm的太空碎片撞击。

目前来看,撞击造成的损失不严重。

宇航员延迟返回,是充分考虑宇航员安全,要做到万无一失。

飞船被撞击,太空中该怎么修复呢?

任何撞击,都有一定的损伤程度。

如果飞船的损伤程度不大,在返回过程的高温高压下,不会出现故障,那么就不用修复。

比如,撞击只是出现了表面凹陷,没有裂痕,这样的就可以忽略。

如果出现了裂痕,或者击穿了怎么办呢?

核心的修复逻辑就是,先靠飞船上的自动密封和应急维生系统稳住风险,保证飞船内的气体不会外泄。

再通过机械臂,舱外机器人,模块化替换这些技术来修复关键部件。

再复杂一点的损伤,就需要在轨对接维修,或者拖回空间站了。

目前,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已具备一定的在轨维护能力。

空间站阶段的机械臂操作,舱外维修技术,可以对航天器的轻度至中度损伤进行处置。

航天员出舱,也可以对飞船的损伤进行检查,评估。

在太空中,我们也有着不需要氧气就可以焊接的技术。

神舟20号的撞击,损伤程度较轻,推迟返回主要是为确保航天员安全。

目前,对于太空飞船遭受撞击后的修复,有着很大的困难。

但是对于轻微损伤,中度损伤,我们有能力进行修复。

探索太空,充满了未知和挑战,未来的路还很长,各种挑战也层出不穷。

每一次事故,都是一次空前的挑战和绝对的经验。

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我们会踩着一次次经验的步伐,让探索太空的技术更加的完善。

编辑:陈方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科技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