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变身“移动充电宝“ 今年已向电网放电40万千瓦时

11月8日,记者从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获悉,该公司在推动车网互动(V2G)技术规模化应用方面取得显著进展,77个V2G桩累计放电超20万千瓦时,可供10万户居民连续用电1小时。

重庆作为全国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之一,响应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深入探索V2G技术的实践与应用。V2G技术,即车辆到电网技术,通过实现电动汽车与电网的双向能量流动,不仅能让电动汽车在用电低谷时充电储存电能,还能在用电高峰时将电能反向输送回电网,从而起到削峰填谷、促进新能源消纳的重要作用。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开展V2G车辆放电操作培训。通讯员 钟雪 摄

V2G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除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外,不少民营企业也投身该领域。从全市角度看,今年起,重庆积极推动车网互动实现规模化推广,全市已建成209个双向充放电站点,配备515个V2G桩,额定放电功率达1.22万千瓦,累计放电40.52万千瓦时。

目前,V2G技术日益成熟,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正组织和引导新能源汽车参与V2G反向放电。国网重庆电动汽车公司通过这些终端将车载电池的电能反向输送回电网,有效缓解了电网负荷压力,保障了电网的稳定运行。

以北碚区缙云大道充电站为例,该站点有10个7千瓦的交流桩和2个15千瓦的V2G桩,累计放电334小时,放电量2751.67千瓦时。按照普通家庭月均用电量200千瓦时测算,这些电量可供14个家庭使用一个月。不仅如此,放出的电量还可上网参与结算,也可供场站其他充电车辆消纳。

“我们通过车联网平台优化放电时序,有效提升了电网调峰能力;打通了车桩调试、放电、计量、开票、结算全流程,充分验证了车网互动企业合作商业模式的可行性,证明了V2G技术在削峰填谷、降低用电成本方面的实际价值,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协同互动提供了示范经验。”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营销部市场处负责人王松表示。

下一步,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将继续加大在V2G技术领域的投入力度,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依托市级数字捷充平台聚合数据,实现车网互动资源类型全覆盖,支撑电网负荷有序调节。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社会车辆参与V2G反向放电,助力绿色出行与电网稳定运行。


(科技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