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59完成首飞!超声速航旅时代来了?

中国航空新闻网讯:当地时间10月28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新型X-59Quesst静音超声速验证机从加利福尼亚州帕姆代尔的美国空军第42号工厂起飞。这架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臭鼬工厂”(Skunk Works)联合研制的实验机,终于在数次延期后完成了期待已久的首飞。这一刻,也可能预示着——沉寂半个世纪的民用超声速航旅,正在重新回到人类的视野中。

X-59是什么?为什么重要?

从1976年,“协和”式客机首次跨越大西洋,到2003年谢幕退役。那之后,民用超声速飞行几乎被时代抹去。主要原因之一正是“音爆”——当飞机突破音障时产生的剧烈冲击波,不仅震动窗户,还可能损害建筑结构。正因为此,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在1973年就明令禁止民用飞机在陆地上空进行超声飞行。

而NASA的X-59正是为了解决这一瓶颈。它通过独特的气动外形设计,尤其是那长达机身三分之一的细长机鼻,以重塑空气压力波的分布,使冲击波更为柔和分散,从而将传统“音爆”转化为轻柔的“低声砰响”。NASA计划利用X-59的飞行数据,为FAA及国际民航组织提供“静音超声速标准”的参考,推动民用超声速航班合法化。事实上,美国在2025年6月已发布行政命令,要求FAA以噪音标准取代长期实施的速度限制标准。这意味着,一旦NASA验证“静音超声速”的可行性,民用超声速客机的重生将具备法律基础。

因此,X-59的意义不仅在于技术突破,更在于它有望重塑整个航空法规体系。也正因此,它在首飞前夕被评为“2025年加利福尼亚州最酷制造成果(Coolest Thing Made in California)”。

X-59首飞披露的细节

要让超声速飞机既“安静”又“稳定”,其研发难度远超预期。X-59 的进度受到多个因素影响,包括复杂的空气动力学设计、跨机构法规协调以及极高的工程精度要求。早期延误主要源于系统集成的复杂性:如何协调飞控系统、发动机布局与声学建模。

NASA在声明中指出,这次首飞的任务目标并非速度或高度,而是为了验证机载系统的整合情况、飞行操控品质、仪表与数据采集系统的工作状态,以及飞行器在实际空气动力载荷下的结构响应。飞行全程持续约一小时,飞行高度约1.2万英尺,速度保持在每小时约386千米(240英里),属于亚声速验证飞行。

由于X-59的机鼻极长,约占机身总长的三分之一,飞行员几乎无法通过前方视窗观察跑道或地平线。为此,NASA开发了被称为“外部视觉系统”(XVS)的创新设备——这是一套由高分辨率摄像头、显示屏与算法融合而成的“数字视野”。通过机头下方与上方的摄像机,XVS可在驾驶舱屏幕上实时呈现“虚拟窗外视野”,并叠加导航信息。

飞行期间,机载的飞行测试信息系统(FTIS) 发挥了关键作用。NASA工程师Shedrick Bessent介绍称,记录了60个不同的数据流,总计超过20,000个参数。这些数据流包括:发动机响应、空气动力学操控、舵面指令精度、气流数据、遥测稳定性、系统冗余以及视频音频信号等。

NASA在报告中指出,首飞中所有系统运行平稳,飞行控制响应良好,遥测数据完整。首飞当天,这架造价超过2亿美元的实验机,吸引了数万名航空爱好者的关注,在航班追踪应用软件Flightradar24上迅速登上“全球最受关注飞行器”榜首。

开启未来航旅新纪元?

相比“协和号”的2.04马赫,X-59的设计巡航速度仅为1.4马赫,但它的使命完全不同:“协和号”追求“快”,X-59追求“静”与“适航性”。“协和号”的音爆声压超过100PLdB,而X-59力图将其声爆水平控制在不高于75PLdB。更重要的是,NASA还已承诺将X-59QueSST的声学数据公开,让全球监管机构共享研究成果,以共同制定国际标准。

根据NASA的计划,X-59Quesst项目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24—2025):在加州进行飞行包线扩展与基础性能验证;

第二阶段(2025—2026):在偏远地区进行低音爆声学测试,测量不同高度与气象条件下的声压分布;

第三阶段(2026—2027):飞越美国多个城市,收集公众对“低音爆”的感知反馈。

NASA还将与地方政府合作,通过地面麦克风阵列、环境传感器及居民问卷,记录住宅区对“轻微音爆”的反应。这些数据将提交至FAA与国际民用航空组织,为制定新的超声速噪声认证标准提供科学依据。如果结果符合预期,NASA计划在2027年向FAA提交正式的噪声数据报告,这可能促成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首个民用超声速飞行草案的诞生。

若低音爆飞行得以推广,超声速航班将不仅是科技的象征,更可能重塑全球经济格局。未来的跨洲旅行或许将缩短至原来的一半:纽约到伦敦仅需4小时,洛杉矶至东京不足5小时。对于高频公务出行者与全球商务会议,时间的压缩意味着全新的工作模式。对于旅游业而言,快速通达也将带来新的经济活力。

如NASA航空项目主管所言:“X-59不是终点,它是通往安静天空的钥匙。”从技术角度看,X-59让人们重新思考一个问题:超声速旅行是否能够做到可持续、可接受、可负担?如果可以,那么人类的飞行方式将再次被改写——从“快”到“静”,从“远”到“近”。(文字:侯嘉麒)


(科技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