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飞天学院”落地西湖!人类去火星的路上,更需要计算和AI的陪伴

9月28日,“星链全球 航向未来”首届西湖商业航天产才交流会在云栖小镇开幕。这也是2025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的重要子活动。会上,两大“飞天学院”揭牌、一批航空航天领域重大人才项目签约落地,西湖区在布局“空天地海”一体化产业的棋盘上,再落关键一子。

航天产业基地

打造“太空信息高速公路”

会上,两项教科人重大创新载体亮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神舟学院(杭州)、省级空天智造科教融合学院。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人力资源部部长孔延辉介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神舟学院(杭州)致力于成为驱动航天产业变革的核心引擎,将积极推动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和航天系统工程理论以及各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推动人工智能与航天产业深度融合,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学院将立足杭州,辐射长三角,高起点建设商业航天产业人才教育培训基地,系统注入航天系统工程、项目管理、空间技术等优质师资及课程,强力支撑区域航天产业发展。

而省级空天智造科教融合学院将作为新型产业学院,将聚焦人工智能、空天材料、增材制造等空天产业关键技术,致力于培养“人工智能+制造”应用型复合人才。

与此同时,一批航空航天领域重大人才项目签约落地西湖区,包括东方红激光公司、省级星载智能光电感知工程中心等。

东方红激光有限公司致力于在太空架设“信息金桥”——利用激光技术在卫星之间或卫星与地面之间进行高速、大容量的数据传输,堪称“太空中的信息高速公路”。

传统的通信方式往往选用的是微波通信,好比通过发电报的方式,将数据传上太空。卫星激光通信相比微波具有传输速率高、保密性强、抗干扰能力好等优点,通过太空有卫星基站,传输速率达到100Gbps,是传统微波通信的成百上千倍。

航天五院杭州中心

这条“太空信息高速公路”可应用于多种场景——在遥感卫星数据传输中,能快速将高分辨率的图像和大量数据传回地面;在卫星互联网领域,有助于实现卫星之间的高速互联,提升网络性能和覆盖范围。

预计今年,东方红激光公司将正式入驻云栖小镇,未来,将在完成国家任务的同时,积极拓展商业航天市场,推动激光通信产业高质量发展。

蓄力“二次飞天”

2013年,云栖小镇选择了一条鲜有人走的路——在全国率先布局云计算大数据产业。那一年,“飞天5K”平台在小镇落地,这个以5000台服务器构建的集群,成为全球首个对外提供5K级服务能力的平台,也是中国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云计算平台,开启中国云计算的“大时代”。

那一次,被视为云栖小镇的“首次飞天”。如今,一条涵盖卫星零部件、智能技术到数据应用的商业航天产业链,已在小镇现雏形。

云栖小镇的转型之路,是一场历时十余年的精心布局。

近年来,西湖区陆续引进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西湖实验室、航天五院杭州中心、智元研究院等顶尖高校、研究所,为产业链提供了雄厚支撑。

5月14日,由之江实验室主导构建的中国“三体计算星座”首批12颗卫星成功发射,把计算送上了天。这也是中国首个整轨互联的太空计算星座。

昨天,云栖小镇名誉镇长、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在会上描绘了一幅更具想象力的图景:“人类去火星的路上,更需要计算和AI的陪伴。”他认为,“太空是人类最大的资源,AI不应缺席太空”。

人类如何“不缺席太空”?

面向未来,云栖小镇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打造太空计算发源地、打造国内一流的卫星核心部组件制造基地、打造首个国际卫星数据交易平台、打造商业航天未来产业先导区。

随着两大“飞天学院”揭牌,一批“西湖英才”高层次人才项目落地生花,西湖区正在加快形成“以产聚才、以才促产”的双轮驱动格局,托举“二次飞天梦”。

橙柿互动 记者 徐萌

【来源: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科技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