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达计算机导入AI辅助软件开发2年经验分享:开发效率提升约33%,提升程序代码安全及品质

“现在AI写程序比我更好、更快、更有效率,相信我和AI在写程序上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很早便接触程序开发,曾购买Apple II计算机学习开发程序的李振忠一场活动上有感而发地说。李振忠现为广达计算机总管理处管理资讯中心处长,他自嘲自己是“传说中被AI取代的工程师”,但幸运地是,他并没有因此失业。

他在广达计算机任职近30年,一直从事通信领域工作,从协助ERP导入、Supply Chain、云计算,移动化系统的设计开发,到IT架构构建及管理等工作,近期参与推动广达的AI运用发展,特别是导入生成式AI辅助软件开发,对于AI带来的影响深有感触。

“如果真的要和AI比较写程序,我相信我会被取代,虽然AI取代我的许多工作,但是如果好好运用它,可提升我的工作层次,扩展视野,更多时间投入规划,同时也让组织释放更多人力,以更快、更有效率完成交办的任务”,他说,导入AI后他觉得自己反而更忙。

李振忠分享软件开发者最害怕遭遇的事情,像是开发不熟悉领域的软件、使用其他程序语言开发或是要修改老旧系统,这些问题运用AI辅助软件开发能解决,广达在2年前着手导入AI辅助软件开发。

李振忠认为,在企业导入AI的过程中,不光只是导入AI技术及工具,更重要的是以文化人才为优先,引导员工的观念转变,创建他们对AI的信任,除了介绍与宣传,还需说明具体应用场景,降低他们被AI取代的隐忧,让员工理解AI带来的挑战及风险。“让同仁获得AI相关知识,才有公用的语言,也为接下来的应用服务奠定基础”。

其次是让他们亲身感受,通过让员工试用AI工具、教育训练、评估效益,提升对AI的接受度,“最重要的是想尽办法让同仁能感受到AI对他们带来的帮助”,李振忠说。

最后是导入AI至员工的工作。李振忠指出,这时候引导员工重新定义工作,重塑新的工作模式,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为此他也分享一些推动策略,例如制定管理办法及流程,举办定期AI小聚讨论、教育训练、创意分享活动等等。

有别于过去导入其他工具,刚开始员工会因为好奇被吸引尝鲜,但是后续的使用率就会下降;广达导入AI辅助软件开发后,他发现员工的使用率仍持续上升,尚未使用的员工更有意愿导入AI,而那些已使用的员工则向更高端的使用前进,广达计算机内部也形成用户社交媒体,彼此分享、讨论交流使用的经验。

开发效率提升33%

李振忠分享软件开发导入AI有7个效益。首先,AI助手可提供软件开发的范例,缩短写程序的时间,提高效率,让开发人员可以更专注在有价值的工作,例如逻辑和架构,广达在AI开发工具上线后,访谈员工的想法,用户反映开发效率平均提升约33%。

另一个效益是,当开发人员要执行跨领域项目,需使用较陌生领域的语言进行开发,开发人员和AI协作,由AI针对新领域提供建议及范例,降低跨领域的学习曲线。而对于新进员工,通过AI的辅助降低新进员工的摸索成本、缩短上手的时间。

身为代工企业,加快产品开发,抢先进入市场是该公司竞争力的关键。另一项导入AI开发的效益是加速原型开发。李振忠说明,现在可以通过AI开发工具加快原型的程序代码,可以快速进入测试,再根据反馈进行修改,加快产品上市的速度。

其他的效益还有,支持安全及合规性,以及提升员工的满意度及工作体验。

程序安全向左移至开发阶段

另外,广达也利用AI来扫描项目中的每个文件,找出潜在的安全性问题,并且提供撰写程序语言的建议,李振忠认为,这么一来,可避免参差不齐的问题,提高程序的安全及品质,“错误因此减少,相对地,留下的技术债也会变少”。

李振忠表示,如今企业重视资讯安全,黑客攻击在AI的帮助下,攻击次数有增无减之下,过去在上线之前扫描程序代码,经过修改后再行上线,而在上线之后,再利用弱点扫描或安排红队演练;现在软件工程师在AI工具协助下,写程序时就能让AI提供建议,让程序代码的安全性由右往左移,移至开发阶段。

经由工程师和AI的来回协作开发过程中,他发现无形中提升工程师的能力。

不论是生成式AI,或是低程序代码工具,李振忠认为,在低程序代码工具及生成式AI的浪潮兴起之下,制造业或中小型企业可通过低程序代码或生成式AI,成为推动企业敏捷转型的加速器。


(科技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