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数英国银行仍用60年前程序代码 古老Cobol系统仅极少数员工能够理解

一项最新调查显示,超过半数英国银行仍依赖上世纪60、70年代编写的计算机程序代码,这些古老系统仅有极少数员工能够理解,而且多数人已接近退休年龄。这项调查由管理顾问公司Baringa进行,涵盖200间英国银行,受访对象均为具备技术背景的高层管理人员。

调查结果显示,16%银行仍使用1960年代的软件,近40%则维护1970年代的程序代码。更令人震惊的是,50%银行承认其系统仅有1至2名员工能理解相关软件,其中多数人已接近退休。另有31.5%银行表示,虽有少数人懂得这些遗留系统,但尚未接近退休年龄。

根据SaaScada报告,英国银行界每年耗费33亿英镑维护核心银行系统,占整体IT预算24%。超过半数(53%)受访者形容其核心平台为“无底深渊”,不断消耗时间与金钱。65%表示现有系统存在隐藏成本,59%对需向第三方供应商支付小功能更改费用感到愤怒,每年平均费用达150万英镑。

调查发现,38间银行仍使用最初为穿孔卡物理系统设计的程序代码,15%则使用为大型机编写的程序代码。这些系统多数采用COBOL程序语言,该语言虽诞生于1959年,但至今仍支持全球95%的ATM交易和80%的实体银行活动。一位受访者提及,1993年推出的Microsoft软件仍应用于ATM网络,并运行于已安装修补程序的Windows NT服务器上。

Baringa银行与市场技术负责人Paul Mihajlovic指出,继续使用老旧程序代码为银行带来两大风险。首先,仅由少数年长专家维护的程序代码对关键基础设施构成严重风险,一旦出现问题修复将极为棘手。其次,老旧技术难以灵活应对新需求,响应客户变化的速度缓慢且维护成本不断上升。老旧系统因缺乏定期安全更新而容易受到网络攻击,且难以满足不断演变的法规标准。

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英国银行业高级IT人员表示,许多老旧系统之所以能够持续运行,因其简单稳定且能处理大量简单交易。然而银行正逐步废弃这些系统,因为懂得这些程序代码的人正在离开,而年轻专业人士很少愿意学习COBOL这类语言。随着经验丰富的专家退休,找到合资格的专业人员来维护和更新现有系统变得越来越困难。

数据源:cnBeta


(科技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