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 26“液态玻璃”设计遭遇强烈抵制iPhone用户投诉卡顿、模糊及严重可用性问题

iOS 26以及全新的“液态玻璃”设计掀起了近年来关于苹果界面改动的最大争论之一。新外观大量使用半透明层、动态渐变和流畅动画,旨在营造更具未来感的视觉体验。然而,一些用户并不喜欢这种全新的视觉与交互感受,甚至有人指出,虽然外观惊艳,却以可用性和性能为代价。报告称iOS 26动画迟缓、在老款iPhone上出现卡顿,并且整体给人一种平台不再响应迅速的感觉。

苹果iOS 26全新“液态玻璃”改版因可读性下降、性能变慢、用户控制受限而受到批评

虽然有人欣赏这套设计,但更为普遍的抱怨是“液态玻璃”干扰了文字的可读性,这一问题早在6月苹果向开发者推送首个iOS 26测试版时就已经被提出。公司随后对背景模糊做了调整,但仍有不少用户难以适应。模糊的图标、颜色的不断变化以及低对比度的区域会让通知难以辨认,甚至在键盘输入时也会感到吃力,因为半透明效果是整体改版的一部分。

还有用户指出,原本只需一次点击即可完成的基本操作现在需要更多的点击,导致原本流畅的流程变得拖沓。更令用户不满的是,苹果并未提供彻底关闭“液态玻璃”的选项。虽然可以通过降低玻璃效果来稍微提升可读性(具体操作可参考我们的详细指南),但这只是“减弱”而非“关闭”,并未满足用户的真实需求。许多不适感已经在Apple Support Communities与Reddit上被广泛分享。

我们认为,苹果不太可能提供关闭此功能的开关,因为该设计已经渗透到整个产品线,并将延伸至未来的产品(例如iPhone Air)。如果你是长期iPhone使用者,应该对类似的争议并不陌生。早在iOS 7推出时,苹果抛弃了3D视图转而采用扁平化设计,也曾遭到用户批评——当时大家抱怨视觉混乱、字体过细,但多年后,这套设计成为了苹果现代界面的基石。

如今的批评者不禁要问“液态玻璃”是否会经历同样的适应周期。或许未来的系统迭代会加入细微的调节,以抵消玻璃效果带来的负面影响,但目前来看,苹果仍坚持使用半透明视觉。

在我看来,苹果这一次是一次大胆的飞跃,试图在新颖的“液态玻璃”设计与功能性之间找到平衡,为平台注入更多个性。这种做法也有望让苹果在外观上区别于Android那种更为极简的风格。另一方面,苹果也因过度强调视觉效果而牺牲了清晰度和速度,导致部分用户感到被疏远。你认为苹果会在不久的将来回归扁平化设计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科技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