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雄安新区|200余项创新成果亮出雄安“数字名片”

河北日报讯(见习记者康晓博)能够自动监控、及时预警的“两个半径”防机械伤害系统,可广泛应用在机场、火车站等人流密集区的智能环保电警摄像单元,仅需自然语言指令就能让机器人自主执行抓取、上料、分拣等任务的大模型……9月11日,2025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雄安新区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大会开幕,雄安新区200余项数字创新成果亮相。

本次大会以“数链全球 贸通未来”为主题,旨在打造展示数字贸易新技术、新产品的交易平台和共商共议数字贸易新趋势、新议题的交流窗口。此次亮相的200余项数字创新成果,全面展示了雄安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成就。

在专场发布会上,雄安集团数城公司、大唐数科、中核华辉等单位集中发布了最新数字产品创新成果。其中,中兴通讯发布的通算服务器、智算服务器、存储服务器等全场景算力产品引起关注。“这些产品具有绿色节能、自主可控、开放兼容等特点。”中兴通讯核心网及算力市场部总经理余方宏介绍,中兴通讯已在雄安建立智能制造基地,规划年产能超过2.5万台,预计将于今年年底投产。

大模型的应用,持续助力企业降本增效。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大数据有限公司带来了矿产资源行业大模型。该模型目前已在港口、矿山、冶炼、物流等多个行业落地应用,能够支撑智能宣港、智能混配、智慧报盘等高价值应用。“在智能混配方面,该模型的应用帮助企业实现每吨矿石成本下降4元至20元;在智能宣港方面,原来由老师傅一天完成的工作,在该模型的辅助下,1小时内即可完成。”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大数据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赵鑫龙说。

交通智能化是打造数字城市的重要一环。中电信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空地协同一体化服务平台,为智慧交通建设提供了助力。“只需在平板上点击一下,位于智慧灯杆上的无人机就能自主开展道路巡检。”中电信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智慧交通产品线产品经理谷博宇介绍,空地协同一体化服务平台将地面上的智慧灯杆与空中的无人机结合起来,形成空地一体的感知网络,能够实现交通数据全量采集,打造道路巡检、事故处置、信号优化等场景。数据显示,应用此服务平台的道路,平峰期通行效率提升44%,高峰期通行效率提升5%,车辆在路口的平均等待时间减少20%。

数据交易是数字贸易的类型之一。实践中,不少企业在数据交易中面临“不敢共享、不能共享、不愿共享”等痛点。中移雄安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海算可信数据空间平台,可有效解决这些痛点,推动公共数据场景化流通。“海算可信数据空间平台应用了隐私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数据产品的开发、确权登记与规范交易。”公司产品经理王泽辰介绍,该平台目前已在多个省市落地应用。

在大会的重大需求发布环节,还发布了在雄央企、省属国企及雄安新区的46项数字贸易场景需求,展现雄安新区对数字技术应用的广阔市场空间。

【来源:河北新闻网】


(科技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