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慕尼黑车展“炫技”,但中国市场会买单吗?

942颗聚碳酸酯背光点组成的发光格栅、39.1英寸超联屏、兆瓦级闪充技术,奔驰在2025年慕尼黑车展上的技术秀令人眼花缭乱,但这些看似前沿的科技在中国电动车市场并非首次出现。

奔驰此次车展展示了全面电动化的技术实力。纯电GLC不再是油改电产品,而是基于专门电动车平台MB.EA打造。该车配备了800伏电气架构、碳化硅逆变器和后电驱两挡变速箱。这些技术提升了能效,WLTP工况下续航达到713公里,支持330千瓦快充。奔驰还展示了兆瓦充电技术,概念车CONCEPT AMG GT XX实现了1041kW的充电功率,仅0.5秒就突破兆瓦级门槛,并能维持两分半钟。

针对中国市场,奔驰宣布将于2026年推出国产加长轴距版纯电GLC,并首次在该车型中提供6座布局。这使奔驰成为豪华品牌中首个在纯电领域明确推出六座车型的品牌。国产车型将搭载本土开发的城区及高速领航辅助功能,集成豆包AI大模型、思必驰语音等本土化数字生态。这表明奔驰意识到中国市场的独特需求,正在积极推进本土化战略。

尽管奔驰的这些技术令人印象深刻,但在中国电动车市场并非首创。800伏高压平台、超快充等技术已在多个中国品牌车型上应用。例如,蔚来、小鹏、理想等品牌已经在旗下车型上实现了高功率快充,并且蔚来的第五代换电站也已经在筹划当中,比亚迪更是在今年上半年就已经拿出了兆瓦闪充的量产车型。

此外,想要达到兆瓦闪充技术对充电桩的规格要求其实是相当高的,若是车企本身就不投入建设,那想要大范围普及就目前来说几乎不可能,虽然奔驰计划将其兆瓦充电经验用于新一代超高速快充桩的设计,并于2026年起部署于欧洲和北美的充电园区,但何时能在国内普及还要打个未知数,并且这个兆瓦充电的量产车型截稿前奔驰也尚未公布,消费者在哪个时间点才能用上依然犹未可知。

而在上述这个许多未知的大前提下,中国品牌在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的进步却是已知的。小鹏的城市NGP、理想的智能座舱等功能已经能够与全球顶级品牌竞争。奔驰在中国市场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平衡品牌溢价与性价比。

中国品牌电动车在性价比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且技术进步迅速。中国消费者对电动车的期望不仅仅是豪华品牌,更看重智能化水平、充电便利性和使用成本。奔驰需要在这些方面证明其价值主张。国产纯电GLC将在北京奔驰工厂生产,2026年上市。这将帮助奔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但具体定价策略仍是关键。

奔驰正加速其电动化转型。值得注意的是,奔驰的纯电动车将来不再使用EQ品牌命名,而是采用“XXX mit EQ-Technologie”的标识方式。这不仅是一次命名策略的调整,更体现了奔驰对电动化发展路径的重新思考,预示着未来电动产品将更加注重技术本质而非品牌区隔。

汽车网评:中国消费者已经习惯了本土品牌的高性价比和快速迭代,奔驰虽展示了技术实力,但要在这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份额,仍需证明其产品价值足以支撑预期的溢价奔驰的电动化转型决心可见,但在全球最卷的中国电动车市场,德系豪华品牌的光环能否延续,仍需时间和销量来验证。


(科技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