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同门的Z9、N9相比,腾势D9身上并没有太高的技术壁垒。DM-i技术主打的是燃油经济性,同样是1.5T发动机加200kW前电机的组合,在十万级的汉车型上就有搭载。哪怕是四驱车型,也只不过是在后桥加上了个45kW的驱动电机而已,技术上也没有太大难度。
相比之下,同门的腾势Z9,N9搭载的易三方,堪称这个时代的顶尖黑科技,发布一年多依然没有同级产品超越乃至追上。最近N9在央视的镜头下进行的鱼钩测试(测试车辆高速避让抗侧翻能力),成绩做到了180km每小时,是安全标准上限的两倍。大家如果对这个成绩没有概念的话,奥迪Q6L e-tron的成绩是80km每小时,保时捷卡宴是82.4km每小时,在腾势N9之前,卡宴的鱼钩测试成绩已经霸榜5年。由此可见,易三方技术的上限有多高。
然而看销量的话,腾势Z9,Z9GT和N9,都没能达到D9的高度,腾势D9仅8月就销售了11993辆、1~8月累计销售103198辆。这正是很多技术控困惑的地方,为什么技术上登峰造极易三方,反而卖不过平平无奇的DM-i?还是那句话,技术是技术,产品是产品。
首先说,D9作为一款MPV车型,主打舒适和空间,对动力、操控等方面性能并没有太高的需求,即便搭载了成本和技术门槛更高的易三方,对产品力的提升也非常有限。而DM-i技术除了可以实现低油耗以外,平稳、安静、环保等特点和MPV车型的产品需求非常契合,技术门槛虽然不算高,但是合适的技术更能打造合适的产品。
腾势D9可以说是把舒适、空间做到极致的一款车。不仅是静态层面的堆料,D9的行驶品质也足以媲美百万级豪华品牌。除了DM-i系统本身自带的静谧、平顺、安静以外,D9上全系标配的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也是很高的加分项。联合路面预瞄2.0系统,能提前识别减速带、坑洼等路面,进行毫秒级动态调整车身姿态。此外还有基于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研发的智能防晕车系统也堪称黑科技,这些合适的技术放在一起,成就了D9在MPV赛道的王者地位。
更为重要的是,在30万级以上市场,腾势D9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圈层,车主大多是团队领袖、公司精英、高层,以及艺术家、科技新贵等高净值人群,车辆除了基本的工具属性外,还具有极高的形象属性和社交属性。换句话说,腾势D9已经可以为车主群体带来身份认同感,同一圈层的人选择同一款车,用户同样在拉升品牌调性,而腾势D9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正向循环。
比亚迪从来不缺技术,它甚至还在不断把高端技术下放,主张技术平权,科技平权。如果把品牌人性化,那么比亚迪给人的感觉是一个打破阶级的革命者,用技术颠覆传统燃油车的市场格局,它如今也确实做到了。不过这样的品牌形象也导致了它在高端化上阻力重重,打破阶级壁垒,就难以塑造高端豪华的品牌形象,以至于像是易三方那样顶尖的技术也难以在销量上得到对应的体现。而D9恰好是一张优秀的答卷,用合适的技术和极致的细节去针对某一类人群打造最为合适的产品,很显然,随着新品发布,腾势D9必然会续写辉煌。
校对 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