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产固态电池厂商国轩高科突然宣布,其旗下准固态电池已通过多车型实测,能量密度达300Wh/kg,可实现千公里续航,预计年内实现批量装车。与此同时,长安汽车也发布了金钟罩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400Wh/kg,续航可达1500公里,预计今年底就可首发样车。此外,宁光大证券提到,德时代、上汽集团、广汽集团也不甘示弱,纷纷公布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此次多家企业集中披露固态电池进展,标志着国内固态电池技术商业化进程加速。
政策层面,工信部将全固态电池纳入新能源汽车重点攻关项目,多地提供研发补贴与税收优惠。
行业层面,头部企业加速布局形成良性竞争,目前固态电池产业链企业数量已超过200家,其中超60家布局在关键的固态电解质环节。技术路线呈现多元化发展,日本、韩国以硫化物全固态路线为主;欧美以初创企业领先多样化技术路线发展;国内则采用半固态技术到全固态技术的开发策略,超过60%的企业布局两种乃至三种技术路线,只布局一种技术路线的企业相对较少。
商业化进程方面,亿纬锂能等企业的百MWh级中试线将于2025年投入运行,预示着固态电池产业即将进入规模化验证阶段。
展望后市,固态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储能、eVTOL飞行器及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应用潜力巨大,摩根士丹利预测,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市场将超过1200亿美元,其中我国将占40%的市场份额,固态电池将成为新的千亿级赛道。
落脚到A股市场,固态电池技术突破推动新能源产业链升级,上游材料(电解质、高镍正极、硅基负极)、中游制造(设备与电芯)及下游应用(电动车、储能)全链条受益,关注布局固态电池技术进展领先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