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一些富翁、航天机构热烈追求火星殖民,但地球到火星运输成本非常高昂,因此科学家希望能在火星当地提取资源以减少殖民任务物资需求。最近,斯威本科技大学团队正测试从火星土壤提取材料并转化为可用金属的技术,实验表明约1,000℃ 能形成纯铁金属,1,400℃ 能产生液态铁-硅合金。
建筑需要材料,但光是一台NASA毅力号火星车送往火星成本就高达2.43亿美元,明显我们无法从地球运送所有材料到火星,携带大量金属更不切实际。那我们需如何降低建造火星基地的成本?斯威本科技大学团队将目光放在火星表岩屑(regolith),尝试从中制造金属。
我们已知火星具备生成天然金属所需一切原料,包括火星土壤(风化层)的富铁氧化物及稀薄大气的碳,后者还能充当还原剂,斯威本科技大学科学家Akbar Rhamdhani团队于是取用类火星盖尔撞击坑土壤物并模拟火星条件,加热样品后发现纯铁金属能在1,000℃ 左右形成,而液态铁 – 硅合金在1,400℃ 左右产生,成功展示在火星创建本地资源利用的潜力。
虽然实际上火星的低温、低压环境可能对电解过程反应速度、效率产生更多影响,设备是否能承受极端温差与辐射也是应用前景挑战,但金属资源本地化提取技术将有助创建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甚至可能进一步推动火星长期定居、火星工业化与经济活动。
(首图来源: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