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之苦,无人能免!我决定不再假装“一切都好”

长久以来,我总觉得自己必须戴上面具。

每次送孩子上学,当其他家长问起近况时,我总会强颜欢笑,轻快地说“我们挺好的!”即使我只睡了几小时,家里乱得像玩具店爆炸现场,甚至不记得上次吃的是自己盘子里的食物是什么时候。

即便内心感到快要崩溃,我也会这么说。因为我觉得真相太过沉重,太过混乱,太过暴露。

我不想让人觉得我无法胜任母亲的角色,不感恩。我不想博取同情,更不想被评判,所以我选择了伪装。似乎其他家长也都是这样。我们在走廊里交换着勉强的微笑,在群里发着“希望你一切顺利!”的消息,然后回家独自崩溃。

我第一次打破这种模式,其实并非有意为之。

我不小心吐露了真心

那是在一个生日派对上,孩子们在充气城堡里尖叫,家长们则站在一旁假装那些噪音和无尽的果汁盒请求不会让他们头痛。

另一位妈妈,我一直以为她应付得游刃有余,问起我的近况。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也许我太累了,无法再撒谎;也许那天我就是无法再伪装。

我说“说实话?我很挣扎。这周糟透了。昨天我在洗衣房里哭了,因为我再也受不了孩子的发脾气了。”

她眨了眨眼,有那么一瞬间,我惊慌失措,以为自己说得太过分了。但随后她叹了口气,肩膀也放松了下来。“天哪,”她说,“我也是。我以为只有我一个人这样。”那一刻,一切都变了。

接下来的20分钟里,我们没有谈论孩子的成长里程碑或夏令营,而是谈论了育儿的奇怪孤独感,谈论了当每个人都看起来游刃有余时,承认自己状态不佳有多难。那是我几周来最真诚的一次对话。它没有解决所有问题,但让我重新找回了人性。

我们都曾假装一切都好

从那以后,我开始尝试真诚。没有戏剧性的举动,只是小小的实话,比如“我今天其实快撑不住了”,或者“我们这周过得不太顺”。

我本以为会遭遇尴尬的沉默或礼貌的点头。但得到的却是共鸣。每次我说出真相,另一位家长也会分享他们的。

一位妈妈说她害怕睡觉时间,因为那意味着她即将独自面对夜晚的孤独。另一位承认她害怕孩子的发脾气意味着自己是个失败的母亲。一位爸爸坦言,在妻子轻松应对的各种育儿场合中,他觉得自己像个局外人。每个故事都不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我们都曾假装,而且都厌倦了这样。

现在,我不再害怕分享我的真相

我并不是说家长们应该在学校门口向每个陌生人倾诉自己的创伤。但我想说的是,稍微放下面具,让别人看到你——真实的你,这是一种力量。这不是软弱,而是勇气。而且,它往往也会让别人有勇气做同样的事。

育儿不仅让人疲惫不堪,还会带来一种无人提醒的孤独感。我们被告知养育孩子需要整个社区的支持,但没人告诉我们如何找到这个社区,更没人告诉我们当每个人都假装自己的社区完美无缺时该怎么办。

我明白了,这个社区不必很大。有时候,只需要另一位家长说“我也是。”所以现在,当有人问起我的近况时,我会尽量诚实地回答。不一定总是详细描述,但我会表达出真实的感受。因为每次我这样做,我都会打开真正建立联系的可能性,并提醒自己,我并不孤单。


(科技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