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超过马云,京东拿下全国第一

刘强东:如果京东不能超过马云的话,那是不对的,京东超过马云才是应该的。

01中国网络零售TOP100出炉,京东断层领先

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出现了坐贾行商的开店营业方式,并一直延续至今;三千多年后的今天,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了中国人商品交易的主要方式,便捷的购物环境和交易模式,让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浏览、购买所需商品。

毫不夸张地说,21世纪的人类,进入了“手机打包万物”的时代——只要你想,几乎没有在网上买不到的东西。

随着中国电商行业的发展,网购模式普遍飞入寻常百姓家。

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将淘宝诞生的2003年视作中国的“电商元年”,尽管之前也有大大小小的电商企业,但经典的电商交易模式在淘宝上线这年,才得以正式确立。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如今的中国网络零售市场,又是什么样的局面?

近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联合德勤中国,发布了“2025年中国网络零售TOP100”榜单,展示了中国网络零售市场的最新发展态势。

该数据显示,入选企业网络销售总额达2.17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彰显中国网络零售市场持续扩张的强劲韧性。

其中,4家头部企业入选“千亿俱乐部”,起到显著的引领作用——京东以9280亿元的销售额位居第一,且呈现断层领先优势;第二名的美的销售额为1300亿元,传统企业营销网络化变革效果喜人;阿里巴巴则以1031.8亿元的销售额名列第三,紧随其后的是1007.34亿元的唯品会。

另外有小米、沃尔玛、苏宁易购等20家企业处于“百亿阵营”,构成了市场的中坚力量。而且在上榜的百家企业中,有五分之三的企业实现了销售额正增长,显示出中国网络零售市场旺盛的活力。

从TOP100企业的构成来看,榜单覆盖了63家消费品、24家实体零售以及13家电商企业,勾勒出中国网络零售“消费品企业主导、多业态协同”的分布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即时零售领域显示出极为亮眼的增长——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4万亿元,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达25%

面对这个消费潜力巨大的万亿级市场,几大行业巨头纷纷加码布局,展开激烈的鏖战。

02即时零售成为最大亮点,行业巨头纷纷加码

相信这段时间,不少朋友都被阿里、美团还有京东的即时零售大战给震撼到了。

自从今年3月份京东外卖正式上线,即时零售江湖就掀起了“腥风血雨”,各大平台的优惠券和红包就像不要钱似的地往外砸,势必要在这场大战中占领有利地位。

从战略上来看,三家平台都将即时零售视为重要的增长点,纷纷整合现有的资源优势,聚焦即时零售这片增量市场

阿里方面,改革的动作堪称大刀阔斧。

今年4月,淘宝即时零售业务“小时达”升级为“淘宝闪购”,旨在联手饿了么加强协同合作,从而全面打通各项资源。

6月23日,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发布全员邮件,正式宣布自即日起,饿了么和飞猪将纳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的版图,并在业务决策与执行方面,与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集中目标、统一作战

7月,淘宝闪购对外宣布启动高达500亿元的补贴计划。相关人员透露,即时零售已被确立为“阿里电商业务的头等大事”,并以此为基础推动淘宝商业模式的全面升级。

7月12日,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宣布,不含自提及“0元购”,平台日订单量再次突破8000万,刷新历史纪录。

美团作为本地生活领域的绝对霸主,面对其他玩家的猛烈进攻,则展现出了清晰的战略思路——聚焦优势业务,收缩亏损业务,全面拓展即时零售。

6月23日,美团官方发布公告,正式宣布将全面拓展即时零售,推动零售新业态提质升级。具体来看,美团将针对旗下美团闪购、小象超市、美团优选等业务模式进行调整升级。

首先,美团将在品牌升级基础上,全面拓展闪购品类。

目前,平台已涵盖数码家电、生鲜食品、酒水饮料、快消日百等众多品类,打出了“24小时陪伴消费者的新一代购物平台”的定位。618期间,美团闪购表现亮眼,近百万实体店的访问量超过1亿,手机成交额翻倍,智能设备增长超6倍,白酒增长超10倍。

为进一步巩固优势,美团计划大力加码小象超市,将其覆盖区域逐步拓展到所有一二线城市。

如今小象超市在全国20个城市开设了近千个前置仓,2024年的GMV已经接近300亿,规模超叮咚买菜,逼近朴朴超市,对行业既有玩家构成有力挑战。

面对长期亏损的美团优选业务,美团宣布将在全国绝大多数区域关停该业务,仅保留广东、浙江等核心市场,将资源集中投入到即时零售等优势领域。

7月12日,美团宣布,平台即时零售日订单量再创新高,突破1.5亿。

其中,拼好饭单量超过3500万,神抢手单量超过5000万,平台全量配送订单平均送达时间为34分钟。

京东方面,核心思路就是依托供应链多线出击,所有业务都围绕着供应链来做

618前夕的小型分享会上,刘强东首次分享了京东做外卖的逻辑,其实也是为了服务生鲜供应链。

他表示,前端卖饭菜可以永远不赚钱,只要靠供应链赚钱就可以

刘强东花了十几年投资建设的物流体系,已然成为企业最显著的护城河。而京东能在中国网络零售领域拿下断层第一,背后离不开京东物流的长期建设

03京东不是一家电商公司,所有业务围绕供应链

早在2004年,京东就已经在内部认定,京东不是一家电商公司,而是一家用技术为品牌商提供供应链服务的公司。

一次访谈节目中,刘强东很自信地表示:“如果京东不能超过马云的话,那是不对的,京东超过马云才是应该的。”

因为在刘强东看来,京东的商业模式优于阿里巴巴,只有为行业贡献价值更多的企业,才会有未来。如果比拼京东和阿里谁能活过一百年,刘强东坚信京东的商业模式可以存活100年。

“你做了多少事情,你就有资格赚多少钱。短时间内你可能做的事情很少,赚钱很多,但那是不可持续的。”

通过在自建物流上的不断投入,京东的“京邦达”三角(京东物流、京东到家、达达集团)已经全面覆盖电商件、快运件和即时零售商品,供应链能力进一步增强。

截至2025年,京东物流已覆盖全国100%的区县,3C家电等大件商品可实现“送装拆收”一体化服务,即使在香格里拉等偏远地区也能确保次日达,彰显出行业领先的交付效率和服务能力。

放眼未来,网络零售的发展态势仍旧火热,其背后是用户对效率、体验和即时满足的更高需求,拥有自建物流体系的京东无疑具备强大优势。


(科技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