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命仅从纳秒级跃升至微秒级,但对量子电池而言仍属重大突破。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 University)与国家科学机构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方法,将量子电池的寿命比之前的演示提高了1000倍。
虽然目前尚无法实际部署应用,但这标志着量子电池研发领域的一项重大进展。
随着量子计算和量子传感等领域的进步,研究人员也热衷于利用量子力学知识开发其他应用,例如储能。
当今世界正寻求更清洁的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家们则在探索高效存储能量并为未来设备供电的方法。
尽管现代化学为储能提供了多种选择,但科学家们也相信,量子力学提供了一种高效得多的途径,有助于制造比传统电池强大得多的电池。
然而,量子电池的概念仅有十多年的历史,远未达到能为实际设备供电的阶段。
什么是量子电池?
量子电池基于量子力学原理工作。它不使用离子流动进行充放电,而是将电子移动到更高的能量状态来储存能量。在此过程中,光子作为电荷载体,在充电过程中将其能量传递给电子。
量子电池还利用量子纠缠(quantum entanglement)和超吸收(superabsorption)等量子特性来提高充电速率。量子纠缠使粒子能够协同工作以实现充放电过程,而超吸收的量子特性则有助于增加电池可存储的能量,从而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energy density)。
量子电池还具有高度可扩展性。然而,这些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理论概念,因为迄今为止制造的量子电池寿命未超过几纳秒。
巨大的飞跃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和CSIRO的研究人员合作测试了一种延长量子电池寿命的新方法。此前构建量子电池的尝试显示出快速充电速率,但这些电池的电量耗尽也非常快。
研究人员构建了五个装置,发现当两个能级完美对齐时,能量可以更有效地存储。
“虽然我们只解决了整个难题中的一小部分,但我们的装置在储能方面已经比之前的版本好得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的博士生丹尼尔·蒂本(Daniel Tibben)在新闻稿中表示。
表现最佳的装置实现了微秒级(microseconds)的能量存储,相比此前仅持续纳秒级(nanoseconds)的尝试,提升了1000倍。新闻稿补充道,虽然这听起来可能不算什么,但它为未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可以在此之上进行进一步改进。
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化学教授丹尼尔·戈麦斯(Daniel Gómez)解释说:“虽然实用的量子电池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问世,但这项实验研究使我们能够设计出下一代设备。”
“希望有朝一日,量子电池可用于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并为小型电子设备供电。”
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PRX Energy》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