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凭借环保、节能、智能化等优势迅速占领市场,深刻改变着我们的出行方式,成为不少消费者的首选。
就比如在7月8日,有一位南京的温先生就凭借车辆自带的充电记录功能,成功识破了4S店以旧充新的销售骗局。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是哪方面出了问题呢?小编就带大家说说这一事件。
2025年5月15日,温先生在南京某4S店以21.59万元的价格购买了一辆昊铂HT电动汽车,销售人员明确承诺该车并非展车,而是全新车辆。
仅仅半个月后,温先生在充电时发现,车辆APP显示该车已有359次慢充记录,扣除他自己使用的几次充电后,新车初始充电次数竟高达350余次。
面对这一异常数据,温先生立即向4S店提出质疑。店方最初解释称,该车曾在5月1日至10日期间作为展车短暂展示,可能因展厅内便携式充电枪电压不稳,导致充电频繁中断并被APP误记录。
这一说法难以令人信服——慢充通常需要数小时完成,即便电压不稳,也难以在短短10天内累积如此高的充电次数。
更令人震惊的是,4S店提出的解决方案并非坦诚沟通,而是试图以“人文关怀金”的名义让温先生接受补偿,同时要求他签署一份“封口协议”。
这份协议上写着,若温先生或其亲友在网上曝光此事,需按购车价三倍赔偿88万元。这一条款被法律专家认定为典型的“霸王条款”,涉嫌限制消费者维权权利。
温先生拒绝接受这一不公平方案,并向南京市场监管部门投诉,要求全额退车或获得约4.3万元的现金补偿,但是4S店态度却很强硬,坚称充电记录异常属于“个别现象”,还拒绝承认销售展车的事实。
事件曝光后,广州昊铂汽车总部回应称“尚不清楚此事”,进一步加剧了公众对车企售后责任的质疑。
法律专家指出,若4S店明知车辆为展车却故意隐瞒,可能构成消费欺诈,温先生有权主张“退一赔三”。
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优势在这次事件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科技的进步正在彻底改变我们的用车体验。
相比传统燃油车“买定离手”的交易模式,新能源车通过科技实现汽车的数字化管理,已经让整个用车过程变得更加透明更加方便使用。
而且温先生能够通过APP查询到详细的充电记录,这只是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的一个缩影,这些精确到每一次充电的数据不仅让消费者对自己的爱车了如指掌,更成为了维护权益的重要依据。
在智能化方面,新能源汽车带来的改变是全方位的。车主通过手机就能实时查看车辆状态,从电池健康度到电机运行情况,每一个关键数据都清晰可见。
远程控制功能让用车更加便捷,炎炎夏日可以提前开启空调,寒冷冬季能够预热座椅,这些贴心的设计更是提高了人们用车的舒适度。
还有智能导航系统,这个系统不仅会规划最优路线,还能根据实时路况和剩余电量智能推荐充电站点,彻底解决了里程焦虑问题。
更值得一提的是OTA远程升级技术,让爱车像智能手机一样持续进化,不必频繁往返4S店就能获得最新功能。
虽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质疑和挑战,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正在引领汽车行业迈向更智能、更环保的未来。
从温先生的案例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相比已经展现出更大的优势了,相信日后还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其实自打新能源汽车上市以来,就一直被舆论和质疑裹挟着,有人嘲讽新能源汽车会透露车主的个人隐私,有人却认为汽车确实应该与时俱进,跟进新的技术。
这事一出,网友们又围绕着新能源汽车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有网友表示担忧:“这充电记录功能会不会泄露隐私啊?我几点充电、在哪充电都被记录了,感觉被监视了一样...”
但马上就有技术党出来科普:“想多了,这些数据都是加密存储的,比你的微信聊天记录还安全!”
更多网友则是力挺新能源车:“我就直接说了,要是没这个充电记录恐怕真看不出来是旧车,这点就足以说明新能源比油车好太多!”
还有不少车主现身说法:“电动车充电次数是数字管理,不会有错!”
也有人批评只会质疑新事物的评论:“现在有些人不知怎么了?新能源汽车出了点问题就大报特报,但对燃油车的问题就视而不见,是自己接受不了新生事物,还是为了博眼球,还是别有用心?”
说实话,任何新技术刚出来时都会有争议,就像当年智能手机刚普及时,不也有人说‘能打电话发短信就够了”吗?
现在回头看,能玩游戏能刷视频,让那些质疑的网友直呼“真香”!
小编也是这么想的,与其担心新技术带来的改变,不如好好享受它给生活带来的便利,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
作者|本文转载自@墨染史程
图片|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