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通快递|无人配送车规模化提速,年内计划投运2000台

在快递物流迈向全面智能化之际,无人配送车正逐渐从小范围试验阶段进入大规模商用。这种搭载L4级别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终端设备,不仅能高效完成从网点到社区、校园等末端场景的配送任务,也可在短距离干线运输、园区物流与城乡配送中发挥关键作用,正助力快递企业进一步实现降本增效。

在近日申通快递的开放日活动上,申通快递的末端无人配送布局也首次披露。公司表示今年将重点打造“无人车送驿站、送校园、送乡村、送景区”等六大核心配送场景,并计划年内投运2000台无人车,以进一步强化末端智能化配送能力。

根据招商证券测算,如果以全国快递物流网点数量为基础,无人配送车的市场空间大约为4680亿元;如果以全国小区数量为基础,无人配送车的市场空间大约在5460亿元到7280亿元之间,市场空间巨大。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全国范围内快递物流无人车累计部署超过6000台,深入到百余个应用场景,交付订单已超过上亿件,快递物流无人车规模化应用正在提速。

公开资料显示,申通快递早些年即在多个城市开展了试点工作,2023年7月,申通快递西北首家“无人配送车”首次试跑;同年“双十一”期间,申通快递及菜鸟、京东物流等其他业内公司纷纷推出无人配送车,在末端配送环节大展身手 。目前,申通快递的无人配送车已在山东、江苏、甘肃等多省份实现应用,覆盖社区、校园、县域等多样化末端场景。快递网点通过无人车配送模式,在优化配送路径、降本增效的同时,大大提升服务时效质量的稳定性和满意度。具体来看,在申通威海凤林网点,面对高峰期的配送压力,无人车单趟配送时效较人工提升58%。在敦煌,作为甘肃省规模化应用无人车量最多的快递品牌,申通快递网点负责人通过创新性的“派件+错分件即时回收”动态调度,实现“收派0时差”,无人车在其中实现全程无缝衔接的智能化配送;数据显示,这一配送模式下时效提升30%,人工成本直降40%,即使面对复杂天气状况、人流密集等挑战,申通无人车也可以保持稳定运行并实现高效派送。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校园配送场景,申通快递南京江宁大学城网点创新打造的“干线+末端+应急”三级无人配送体系专属方案,已成为智慧物流在高校场景的成功范例。6台载重500公斤的大型无人车,负责网点至校园的批量运输;12台小型无人车覆盖宿舍区,实现“按需预约、定点送达”;3台移动快递柜车在“双11”等高峰期动态补位。该网点40%的件量由无人车完成,整体效率较人工提升30%,学生取件率超95%。此外,该模式有效降低了网点的运营成本,单件配送成本下降40%,一年可节省15万元。

无人配送车能受市场如此青睐,离不开其在物流末端配送环节带来的显著降本效果。在快递行业日均超5亿件的投递总量中,末端配送一直是成本最高昂的环节之一。随着无人车技术迭代升级及销售架构与价格体系不断优化,无人配送车的应用正逐渐成长为快递企业降本的刚需与“神器”。中信证券研报显示,以最新发布的九识智能E系列为例并采取适当假设,测算末端应用无人车进行支线配送可实现0.1—0.2元单票成本优化,具备显著降本优势。

从早期探索到规模化应用落地,申通快递正稳扎稳打,系统性布局推进无人配送车的全网覆盖,逐步构建起一张高效协同的末端智能物流网络。根据申通快递公众号消息,今年公司江苏盱眙网点引入6台末端无人车,派送频次由每日2次提升至4次,实现日均派件4200票,单月成本节约达3万元。该无人车队不仅完成社区与乡镇的常规投送,还同步开启揽收功能,形成“派揽一体”的闭环服务,揽派时效提升1倍,双重满足快递时效和服务质量的需求。该网点负责人表示,一台无人车相当于1.5名快递员的运力,且能全天候运行并在暴雨等恶劣天气下保持安全“零事故”的记录。基于当前的运营成效,2025年年底前该网点还计划将无人车队扩充至30台以上。

未来,伴随无人配送车技术迭代升级和价格体系的进一步优化,申通快递不仅有望依托无人车进一步提升时效服务能力,更能凭借其在末端环节的降本增效成果,充分释放盈利增长势能。


(科技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