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思+科技”成亮点!从“小玩意儿”到“巨无霸”中国“降温神器”走俏海外

  央视网消息:随着世界多地气温不断攀升,各类能带来“清凉”的产品出口火热。记者发现,风扇帽、宠物冰垫等小型清凉用品格外受到海外客户欢迎。

  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各类新奇的“小玩意儿”吸引着外国采购商的目光。在这家店铺,装上了太阳能风扇的帽子吸引了不少采购商。

  阿富汗采购商阿卜杜尔表示,他非常喜欢中国的清凉产品,不仅设计美观,而且这样的产品在他们那里市场前景广阔。

  义乌国际商贸城经营户袁茶芳介绍,普通充电款式如果没电还需要带充电宝,蓄电后才能继续工作,太阳能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平常的产品加上创意的巧思就能卖出好价钱。在这家伞店,带风扇的防晒伞一拿上货架就被采购商一扫而光。针对国外客户的喜好,店主还设计了多种不同尺寸的防晒伞。

  据了解,商家还敏锐捕捉到了全球宠物市场的新商机。在这家店铺里,新上架的宠物冰垫和宠物冰脖供不应求。

  泰国采购商奥德表示,这些产品质量不错,而且价格也合适,很适合他们国家。

  外贸电商平台阿里国际站数据显示,近30天,便携式小风扇、移动式空调、制冰机、双门冰箱、冰柜等成为采购商采购的热门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近77%。

  “大块头”有巧思:制冷设备叩开全球市场

  不仅是小商品,科技含量更高的“大块头”家电也正凭借定制化创新与技术突破,掀起一股强劲的出口热潮。

  记者采访时,正赶上河南这家生产冰箱的企业装货。看图纸装货是他们的一大特色,装卸工人要根据事先设计好的方案,才能把各种尺寸不一的产品全部装上车。

  据了解,这些“巨无霸”冰柜销售火热,2025年4月单月增长率达324%,上半年订单量超2024年总量的90%。

  冰柜尺寸调整的背后是强大的定制能力。企业所在的商丘民权县,聚集了制冷产业上下游企业140余家。针对非洲电压不稳定问题,企业联合当地合作伙伴,将冷柜电压适应范围拓宽至160—260伏。当产品在超过40摄氏度地区因“热保护”停机时,企业与当地压缩机厂合作,解决了高温环境下的运行难题。

  不仅是冷柜,在这个生产移动空调的企业,销售总监曾胜波迎来了来自日本的新客户。

  企业负责人曾胜波介绍,这个夏天,企业的产品销往欧美、南美、澳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移动空调几乎无需安装、便携性高,可以在多种场景中使用。截至5月底,移动空调订单同比增长了10%,销售到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走在市场前列,在企业的实验室,新产品的研发仍在进行。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数据显示,2025年1—5月,我国制冷家电产品出口增势明显。1—5月,我国家用空调产品出口94.5亿美元,同比增长17.8%;各类风扇56.5亿美元,同比增长7.1%;冰箱33.2亿美元,同比增长5.1%。

  冷材料 热市场:中国“制冷科技”走向全球

  从充满巧思的小商品到量身定制的大设备,中国企业凭借创新为全球市场带去“清凉”。而“制冷”的关键制冷材料也正在不断升级。

  浙江长兴的这家纺织企业,厂区内停着两辆装载集装箱的货车,工人们正忙着将一箱箱货物搬运上车运往海外。

  企业负责人朱一帆介绍,这两个柜子主要是销往美国,它的主要产品是凉感丝面料所做的床上用品四件套。

  朱一帆口中的凉感面料,这个夏天卖了1000多万米。为了赶订单,生产线24小时不停运转。

  朱一帆介绍,在推出这款产品以前,企业面临传统产品利润越压越低的困境。通过自主研发推出了凉感面料,一经上市就给他们打开了市场。

  不仅是面料,在空调制冷的背后,有一个关键产品——制冷剂。如今,制造技术曾经被欧美垄断的第四代制冷剂正从山东淄博走向世界。

  企业负责人介绍,第四代制冷剂的全球变暖潜能值低于10,广受欧美市场用户欢迎。企业突破该产品的制造技术后,订单大幅增加,欧洲订单同比增长50%。

  中国机电商会家电协会秘书长周强表示,企业坚持全球化发展,加大自主研发力度,以智能化、节能化和个性化的产品满足全球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同时,企业也高度重视节能和绿色低碳技术的发展,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绿色低碳产品。

来源:央视网


(科技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