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眼镜竟可以导盲

本文转自:苏州日报

智能眼镜竟可以导盲

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大会黑科技纷呈

《苏州日报》2025年05月19日 A02版

  苏报讯(记者 王安琪)16日至18日,苏州国际博览中心门前总是排着蜿蜒的长队。昨天一早,前来参加新能源与环保专场路演的中核同创(上海)科技公司技术负责人冯艳敏一手拎着笔记本电脑,里面有她精心准备的PPT,一手拿着笔记本,准备随时记录了解到的行业前沿技术动态。场馆内的苏州文化生活馆里,52岁的吴师傅正和儿子一起忙着制作香气四溢的梅花糕和海棠糕。在持续三天的第三届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大会现场,这样的场景交错每天都在上演,硬核科技与人间烟火在这里同场碰撞。

  走进7.8万平方米的展馆,1500余家企业分为十多个产业集群展示成果,“明星产品”层出不穷。在苏州揽众科技的展台上,一台形似保温杯的微型无人机引起众人围观。“这是共轴双旋翼无人机,不需要手持遥控器,一个地面站就可同时控制多架无人机,一架‘母机’可以带六个‘小机’在空中执行巡检、拍摄等任务。”该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唐毅恒说。

  在人工智能展区,AI眼镜展台前围满了体验者。“左侧1.5米有位穿红色上衣的女士,右侧3米处有台阶”。一款专为盲人设计的智能眼镜具备雷达避障功能,通过实时语音播报提醒使用者。生产商苏州师渡智能科技公司负责人张明文介绍,它是盲人的眼睛,也是一个智能语音助手,可以通过蓝牙连接手机,完成打电话、发微信、放音乐等多种交互。

  在冠一医疗的展台前,一台形似跑步机的设备吸引了不少参观者排队体验。这是该企业最新研发的“数字化步态评定与训练机器人”。记者亲身体验时,赤足站在跑台上以自然步态行走,短短90秒内,系统就完成了步态数据采集与分析。“这是AI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一次创新实践。我们的设备融合了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技术。”技术负责人赵文澜指着实时更新的数据图表介绍,通过站姿平衡分析和生物反馈训练,不仅能评估扁平足、足内外翻等问题,还能为康复治疗提供精准依据。

  “在设备投料口倒入餐厨垃圾,经过固液分离处理后,加入特制催化剂,仅需十分钟即可消除异味,一小时后便能变废为‘肥’。”在中核同创展区,冯艳敏向记者介绍,这项核工业技术应用于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领域,能够将餐厨垃圾、畜禽粪污等有机废弃物高效转化为符合国家标准的有机肥料。


(科技责编:拓荒牛 )
2025年05月19日 09:07[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