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四川生物医药“智造”力量 成都先导亮相大阪世博会 | 川企在世博

封面新闻记者 罗田怡

4月28日,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四川活动周”正式启幕,52家医药健康、清洁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四川名企来到大阪,以洽谈会为纽带,以展览会为平台,与日本企业家共享新机遇、共谋新发展、共创川日合作新未来。

作为四川生物医药领域代表企业之一,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先导)也亮相大阪世博会,向世界展示着四川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实力与“智造”力量。

万亿级“种子库”

破解新药研发“三个10”难题

在本届大阪世博会上,成都先导重点展示了其从靶基因到新药临床试验申请阶段的“一站式”药物优化体系,特别是四大核心技术平台:DNA编码化合物库技术(DEL)、基于分子片段和三维结构信息的药物设计技术(FBDD/SBDD)、基于寡核苷酸的药物研发技术(OBT)及靶向蛋白降解技术(TPD)。

“如果把最后上市的药物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先导化合物这种早期分子就相当于大树的‘种子’。”成都先导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的DEL技术就像给化合物赋予了‘身份证’,让我们能够在‘汪洋大海’中准确找到合适的分子结构。”

创新药研发面临着“三个10”的挑战:平均需要10年时间,平均投入超10亿美元,平均成功率仅有10%左右。成都先导正是通过其核心技术平台,努力破解这一世界性难题。

作为国内第一家从事DEL技术开发和应用的公司,成都先导已建立了全球已知最大的包含超过1.2万亿种结构全新、具有多样性和类药性的DNA编码化合物的新药“种子库”,成为DEL技术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

“相比于高通量筛选等传统药物发现技术,DEL技术极大拓展了分子空间,让千亿级乃至万亿级的化合物能够进行混合筛选,大大降低了药物筛选所需要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相关负责人解释。如今,这一技术已被全球上百家的药企和生物技术公司所认可和应用,特别是全球排名前20的大型药企几乎都在应用该项技术。

2024年,成都先导作为唯一DEL技术服务供应商与辉瑞、强生、默沙东、阿斯利康、罗氏、百时美施贵宝等国际知名药企组建全球首个DEL联盟,这一合作模式的创新也在本次世博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从成都到世界舞台

川企智造开启国际合作新篇章

“成都在政策、产业、机构、人才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和良好基础,是生物医药初创企业成长的‘沃土’。”谈及企业的成长历程,成都先导负责人表示,公司在发展过程中获得了四川省和成都市政府在办公用地、人才引进、创新开发、金融服务、税收等多个方面的政策鼓励与优惠,解决了公司在发展道路上的许多后顾之忧。

如今,随着成都将“创新药”纳入全市重点产业链,相关配套政策的落实和推进也相当迅速。越来越多的优质企业、资本和人才正在聚集,产业链上下游持续完善和升级,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加速成型成势发展。成都先导作为其中的代表性企业,正紧跟成都生物医药产业的战略和发展步伐,助力打造全球生物医药创新创造中心,打响生物医药的“成都”品牌。

“我们期待通过世博会的窗口,向世界展示公司的药物研发能力和创新实力,积极探寻更多国际合作机遇。”对于参加此次世博会,成都先导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目前在日本已经与多家企业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此次参展不仅期望结识“新朋友”,进一步拓展国际业务版图,也将借助世博会的契机,深化与“老朋友”的合作。

同时,成都先导也希望携手参展的其他四川企业,共同展示四川“硬科技”的创新智造力量与成果,探索跨界协同合作的可能性,推动四川生物医药产业链的国际化发展。

“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深化与各方的合作,共同打造一个更加紧密、更加高效、更具创新力的合作伙伴生态圈。”该负责人表示,公司将以研发和创新为驱动、以业务链条为支撑、以新药上市为长期目标,努力成为植根中国、放眼全球的创新药物“种子库”和新药创制“新引擎”。


(科技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