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信部发布新规,禁止公开测试和远程泊车等功能,严格监管自动驾驶技术。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MIIT)近日针对自动驾驶技术发布了严格的新规定,这些规定将重塑汽车制造商开发、测试和推广自动驾驶功能的方式。
在4月16日的智能网联汽车管理会议上,工信部官员发布了一份详细的文件,列出了对自动驾驶技术开发和营销的多项限制。这份文件已在业内广泛传阅。
首先,公开测试项目被叫停。工信部禁止了汽车制造商常用的“先锋用户”公开测试项目。官员表示,无论是成千上万的用户参与测试,都必须经过官方审批。这意味着,汽车制造商不能再像智能手机行业那样,招募早期用户测试并反馈新的自动驾驶功能。
其次,营销用语受到严格限制。汽车制造商不得在营销材料中使用“自动驾驶”、“无人驾驶”、“智能驾驶”或“高级智能驾驶”等术语。取而代之的是“L(数字)级辅助驾驶”,并严格遵循自动化级别分类。
此外,远程泊车和召唤功能被禁止。所有不需要驾驶员监督的功能,包括代客泊车、一键召唤和远程控制功能,都被禁止。工信部强调,这些功能无法确保驾驶员的参与和操作安全,因此不会被批准用于产品中。
新规还强制要求严格的手动操作。规定要求驾驶员监控系统不能被关闭,并必须检测到驾驶员双手离开方向盘的情况。如果检测到双手离开方向盘超过60秒,系统必须采取风险缓解措施,如减速、打开双闪灯或靠边停车。
空中下载(OTA)更新也受到严格限制。工信部批评了频繁的OTA更新,表示新规定的目标之一是“减少频繁的OTA更新,提高版本风险管理”。紧急更新现在需要召回程序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批准。
业内观察人士指出,这些新规定出台的时机正值一起高调事故之后,该事故导致三人死亡,促使当局将安全置于技术快速发展之上。新规定发布的时间点恰逢上海车展前夕,而自动驾驶功能原本预计将在车展上大力推广,这表明政府决心更严格地监管这一领域。
新规定对一些自称自动驾驶领导者的公司影响尤为明显,包括华为、小鹏、理想和蔚来。这些规定可能会使那些对自动驾驶技术持更谨慎态度的传统汽车制造商受益。
截至发稿时,中国汽车板块股市下跌,北汽跌近7%,东风汽车跌超5%。
本文译自 carnewschina,由 BALI 编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