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月船三号大发现:月球水遍布广泛,中美探月新方向?

近期,印度的月船三号任务再次吸引了全球目光,其成果甚至登上了《自然》杂志,这一消息由我国的“深空探测实验室”在4月9日正式披露。尽管在欧美国家的支持下,印度的这次任务成本较低,且成果有限,但其对月球水的突破性研究却为全球月球探索开启了新的篇章。

月船三号的研究结果显示,月球水并非仅限于月球南北极区域,这一发现可能彻底改变未来人类在月球居住的基础条件。月球水被视为月球居住和“地球化”建设的关键资源,因此,世界各国的新一轮月球探索任务都聚焦于月球水。

以美国为例,其雅典娜月球着陆器任务旨在前往月球南极寻找水源,然而遗憾的是,该着陆器在着陆过程中出现故障,最终坠入月球表面直径约20米的大坑中,仅存活了12个小时,所携带的NASA载荷未能得到有效利用,寻找月球南极水源的计划因此失败。

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嫦娥七号任务显得尤为重要。计划于2026年发射的嫦娥七号将前往月球南极,重点探索水源,为未来我国在月球建立科研站和居住地奠定基础。这一任务不仅将推动人类对月球水源的深入了解,还将有望创造多项世界纪录。

印度的月船三号任务通过其配备的热探测器ChaSTE,深入月壤近10厘米,测量了整个月球日内的温度变化,并据此了解了太阳热量如何从月球表面向地下传播。这一数据对于规划未来寻找水冰的月球极区探测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月船三号的研究表明,月球水分布广泛,不仅限于南北极区域。

月船三号着陆点位于月球南纬69.37度、东经32.35度,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月球南极。其发现的水源等问题直接颠覆了人类之前对月球水源分布的认知,表明月球水并非“孤立”存在。这一发现为人类探索月球水源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可能。

月船三号的研究还揭示了月球表面温差巨大的现象,即使是近距离区域也存在显著差异。这一发现为科学家提供了关于月球水存在环境的新线索,即低温区域为浅层地下水冰的存在提供了有利环境。

印度的月船三号任务为人类探索月球水源提供了新的视角和依据。随着嫦娥七号等任务的推进,人类对月球水源的了解将更加深入,这将为未来月球居住和科研活动提供重要支持。我国嫦娥七号任务的成功执行,不仅将有望创造世界纪录,还将为全球月球探索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科技责编:王涛 )